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唐昊
机构:深圳国际公益学院
个人简介: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研究员、教授,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美国富布莱特学者,法学博士,研究领域为社会政策、社会组织发展、历史政治学、公益慈善文化、家族文化传承、国际政治经济学、中美关系等。

    暂无内容
  • 社会组织服务深圳城市发展
    出版时间: 2020年04月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提供方,在深圳城市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深圳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推进,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建设,深圳社会组织被赋予新使命。本报告基于对深圳社会组织2018~2019年发展情况的分析,总结了社会组织在提供社会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发挥治理功能、服务城市发展战略四方面的贡献和成就,提炼出了深圳社会组织的特色与创新点,提出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圳社会组织服务城市发展的趋势展望。
  • 模式创新:影响力投资
    出版时间: 2020年04月
    影响力投资在深圳逐渐从概念走入实践,深圳市社会组织在影响力投资的各个环节,包括项目设计、融资、融后管理、落地实施、制度环境塑造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报告从影响力投资的产生背景出发,分析其概念内涵,介绍国内外影响力投资的发展概况。在此基础上,分析社会组织在影响力投资中的角色定位及典型案例,并阐述目前深圳社会组织参与影响力投资的情况、问题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 深圳社会团体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深圳市社会团体总体数量已经达到相当规模,近十年,年平均增长率为12.91%。社会事业类和慈善类社会团体占比超过六成,经济类社会团体则在服务经济发展方面作用明显。目前深圳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仍以兼职为主,专职工作人员比例约为两成。收入来源多样化且均衡,提供服务收入、会费收入、捐赠收入、政府补助收入占比都超过15%。整体来看,深圳社会团体发展呈现“降速提质”、行业差别大、区域差别大、国际化步伐加快四大特点,并在相关政策法律环境、人才建设、党建工作、参与基层治理、助力经济建设等方面改革创新。但深圳社会团体发展也面临内部治理参差不齐、行业发展协同性不足、法规政策有待完善等挑战。预测未来深圳社会团体将继续呈现稳健发展的态势,社团进一步多元化和分化,旨在促进社会信任、提供社会资本的社会团体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在深圳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团体国际化需求将进一步得到满足,成为其发展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