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鞠春彦
机构:北京工业大学
个人简介:
社会学博士,北京工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首都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协同中心研究人员,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心理、社会文化与社会发展、社会思想与社会建设、社会治理等
。
图书著作
期刊论文
暂无内容
暂无内容
2014年北京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5年10月
2014年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中国进入了互联网“新常态”。官民舆论场出现合流趋势,互联网舆论场正能量提升是北京互联网生态的主要特征。“新常态”下,北京互联网的治理能力得到整合与优化,但一些新问题新现象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关键词:
北京市
互联网
舆情
舆论合流
2010年北京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2010年度北京互联网舆情继续围绕民生问题展开,在关注现象的同时对现象背后原因的关注持续升温。面对互联网舆情,政府主导的多元互动机制正在形成。如何建立健全有利于公众参与的互联网平台,探索互联网时代适合北京社会建设的新模式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2010
北京
互联网舆情
政府主导
多元互动
2015年北京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
2015年,中国互联网发展进入新阶段,互联网治理也进入“新常态”。本文在回顾2015年北京互联网舆情状况的基础上,指出北京良好的生态网络舆论场域正在形成,依托网络的服务互动平台逐渐搭成,北京互联网舆情就是现实舆情的网络版。笔者认为,互联网不仅仅是技术平台,其应该保持自己的理念和逻辑,这是北京互联网治理不应忽视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北京市
互联网舆情
互联网治理
生态网络舆论场
2009年北京市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
本报告对2009年北京互联网舆情进行了盘点,共归纳了10类56个热点事件。透过热点我们看到,北京互联网舆情反映了网民对于以民生为主的社会建设的热切关注,具有与现实民意接近、政府与网民互动良好、精英言论多于草根舆论等特点。有鉴于此,积极应对网络舆情,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大势所趋。
关键词:
社会建设
社会管理
2009
互联网舆情
2012年北京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3年04月
在政府加强了对互联网舆情管理和引导的总体态势下,2012年度北京互联网生态呈现出民间声音与主流媒体互动频度增强的趋向。围绕暴雨等突发事件形成的舆情热点和信息互动,是2012年度北京互联网舆情的最大特色。
关键词:
突发事件
互联网舆情
管理与引导
2016年北京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2016年,北京互联网舆情平稳有序,舆情热点与民生关注高度相关。当前“90后”、“00后”一代已经成为网络发声主体,自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博弈是互联网舆情中的常态,“正能量”引领使舆论场整体呈积极走向。尽管政府主导的互联网治理初见成效,但在“服务”升级的总趋势下,北京各级政府网站更要搞好内涵建设。政府的法制规范和网民素质的提升是保障网络治理持续有效的两翼。从长期发展角度讲,以开放、宽容的心态对待互联网舆情更为重要。
关键词:
互联网
舆情治理
舆情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