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矛盾指数及居民行为倾向调查报告
出版时间: 2015年10月
2014年北京市社会矛盾总体趋于缓和,随着政府积极推进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改革,以公共政策为主的矛盾缓解机制起到了积极作用。本研究发现,2014年北京市经济社会改革取得成效,依法治国方面的主观矛盾水平降低。不过,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局部利益矛盾值得关注,以民生问题为主的物质性矛盾是社会矛盾的主要方面。人们在遇到矛盾问题时,七成以上会以较为平和的行为方式解决,但在网上抱怨问题的比例上升。居民在遇到物质性矛盾时,更倾向于选择自助行为,且行为选择倾向受到阶层认同的影响。社会矛盾水平与居民对矛盾的主观认知相关联,政府应关注社会公众的隐性不满,通过对社会矛盾的量化研究,挖掘社会矛盾的深层次原因,有针对性地缓解和解决社会矛盾纠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