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丁娟
机构: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个人简介: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研究员,理论室主任。

    暂无内容
  •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性别研究立场方法及相关问题的思考
    出版时间: 2014年10月
    马克思主义性别研究的基本贡献是确立了从性别社会属性入手开展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方法,并在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历史规律的同时,科学指明了妇女求解放的道路,即在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阶级解放相结合的进程中,求得妇女自身的解放与发展的基本道路。马克思主义在妇女解放问题上的彻底性、领先性,还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及其妇女解放学说特有的实践品格和人民情怀,即劳动妇女优先解放的情怀。这种研究的人民视角,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 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认知与态度基本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
    本文利用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从妇女社会地位认知与态度的基本状况、影响因素以及对策建议3个部分,对被调查者的性别观念以及关于妇女社会地位的认知与态度进行了系统性描述,具体分析了性别、受教育程度、城乡、年龄、职业等因素对性别认知与态度的影响,并提出了推动先进性别文化构建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 关于当前妇联组织能力建设的思考
    出版时间: 2007年12月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包括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注重社会公平,包括性别公平;注意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包括妇女群众的利益。这对妇联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契机。妇联作为广大妇女利益的代表者和权益的维护者,抓住历史机遇,处理好妇联组织与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倾听妇女的呼声,反映妇女群众的意愿,开发妇女的潜能,加强能力建设是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将就影响妇联组织能力建设的相关因素以及妇联组织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初步的讨论与分析,以期抛砖引玉,推进研究。
    关键词:
  • 关于民间妇女组织介入社区婚姻家庭问题干预前景的探讨
    出版时间: 2007年12月
    本文内容包括:民间组织介入社区的探索、家庭问题社区干预实验项目的必要性、“家庭问题社区干预实验项目” 的可持续性探讨、———民间组织在社区发展前景探讨、“家庭问题社区干预实验项目” 实施中内外部关系探讨、“家庭问题社区干预实验项目” 效果评估、“家庭问题社区干预实验项目” 的后续发展。
    关键词:
  • 政府职能转变与拓展妇联组织作用空间研究
    出版时间: 2007年12月
    政府职能的转变,对于妇联组织承接政府转移出的部分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进一步拓展妇联组织的作用空间,是一个良好的契机。这不仅是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也是妇联发挥党和政府联系妇女群众桥梁和纽带作用的具体体现,更是新时期妇女运动和妇女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重点对妇联承担政府妇女发展事务的优势与阻力进行初步分析。
    关键词:
  • 关于“男女公务员同龄退休问题”的讨论
    出版时间: 2005年08月
    中国妇女“九大”召开期间,有的代表提出了“男女公务员同龄退休”的建议,这一信息经媒体发布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争议。我们认为,对“男女公务员同龄退休”政策的讨论,既是一个“性别平等的社会政策推进”的问题,也是一个内容深刻的思想理论和文化问题。因此,应以严肃理性的态度对这些观点作出回应。2003年11月7日,在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组织召开的座谈会上,专家学者们纷纷发表意见。本文由部分与会专家对此问题的看法构成,希望能引起人们对这一话题的深入讨论。
    关键词:
  • 论家庭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构建原则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家庭文化既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家庭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家庭文化具有特定的历史与社会属性。建设以平等为基础的先进家庭文化,一方面是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大势所趋,另一方面也是推进家庭文明建设、挑战家庭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在先进家庭文化的推动下,家庭才能被健康营造成人们生活的幸福港湾,社会也会因此更加和谐。
    关键词:
  • 中国妇女的政治参与状况
    出版时间: 2006年03月
    文章首先对妇女参政状况的历史进行了回顾;接着就妇女知政议政的能力增长,以及民主参与程度提高等情况做了详细概述;最后指出了现阶段妇女参政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