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和建花
机构: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
个人简介:

女,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

    暂无内容
  • 女童研究综述(2006~2010年)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关键词:
  • 中国女童生存发展状况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
    通过对“六普”儿童数据的分析发现,与2000年相比,女童人口总量与占儿童总体比重降低,儿童性别比依然偏高;女童教育状况继续改善,女童的在校情况好于男童,辍学率低于男童,文盲率比10年前有较大幅度下降。流动女童占流动儿童的46.8%。居住在城镇的女童增加,但乡村女童仍然超过55.1%。大龄女童的就业率低于男童,早婚比例高于男童。
    关键词:
  • 2005~2010年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
    本文运用9个指标,对2005~2010年全国和各地区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近年来全国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处于中等发展程度而且状况相对稳定;婚姻关系、家庭资源分配方面大致实现了性别平等,但在家庭责任分担上妇女则承担着更多的家庭责任。
    关键词:
  • 从社会性别视角看育儿与妇女的职业发展——基于对一项幼儿父母问卷调查的分析
    出版时间: 2012年10月
    育儿与工作的平衡是幼儿父母面临的重大生活实际问题。目前,中国0~6岁幼儿人口超过1亿,占世界同龄人口的1/5。政府发展质优价廉的公共托幼服务,单位实施家庭友好政策,不仅是这个庞大的婴幼儿群体的权益所系和成长需要,而且关系到婴幼儿父母,特别是母亲的社会参与和职业发展。最近十几年来,公共托幼服务逐步向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深入发展,从而引起了入园难、入园贵、托幼服务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需求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当今中国幼儿的父母是否面临着育儿与工作平衡的困难?这样的问题对我们了解育儿的社会环境,了解父母在工作与家庭平衡中的困难,并以此为依据对政府提供政策参考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
  • 托幼作为一种公共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社会性别视角的分析和思考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 尤其是单位后勤社会化改革, 政府机关、 企事业单位开办的幼儿园和托儿所作为单位的后勤事务被推上了改革的风口浪尖。 同时, 政府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法规和指导性意见,事实上也推进了幼儿教育的社会化、 市场化进程。 一些学者认为, 由于缺乏政府宏观调控和协调机制, 导致托幼机构体制改革非但没有改掉托幼体制本身存在的一些旧弊端、 满足广大家庭的托幼需求、 促进社会公平, 而且还增加了一系列新问题。在访谈中, 也有的学者将目前妇女就业的困境归咎于公共托幼服务的缺乏。 为此, 我们认为有必要研究目前托幼作为一种公共服务事业的状况和问题, 分析其对妇女就业和发展产生的影响, 探讨托幼政策如何更好地为支持妇女就业与发展服务。
    关键词:
  • 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评估报告
    出版时间: 2008年12月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领域中男女两性间的平等与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与内容。《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0~2010年)》分别在健康、法律、环境等领域的发展目标中,明确提出维护妇女在家庭中的各种权益。对家庭领域的性别平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对于我们认知家庭领域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况,保障和促进家庭领域中男女两性间的平等与和谐,为政府更加合理地制定和修正与性别平等相关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 社会性别需求和儿童权利视角下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研究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迄今,从儿童权益和需求及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进行实践总结和研究的成果还相对较少。本研究从社会性别、儿童自身需求和权利视角切入,论证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机制构建中纳入社会性别需求和儿童权利视角的必要性及具体做法,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及机制的理论构建和实际工作提供研究依据和参考。研究提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及政策要与目标群体的现实和战略性需求相吻合;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中应该纳入“社会性别需求”和“儿童权利”思想,以儿童需求和儿童权利为本,构建能够有效回应和满足需求并尊重权利的关爱服务体系和机制。
    关键词:
  • 法国、美国和日本家庭教育支持政策考察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由于传统社会文化中女性的角色往往被定位于家庭照顾领域,因此,母亲往往成为儿童照顾和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从国家层面对家庭教育进行支持,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有益,也能够减轻母亲的育儿负担,帮助就业母亲更好地平衡工作和家庭。在不少发达国家,一些社会团体对家庭教育进行支持、干预的实践探索已有较长一段历史。近年来,“家庭教育支持”开始进入一些国家的公共政策视野。对这些国家相关政策进行梳理,能为中国相关学者及政府工作人员思考家庭教育支持政策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