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董震
机构: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
个人简介:

(1984~ ),男,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艺术学院社会学系主任,社会工作专业学位硕士(MSW)负责人,辽宁省社会学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航海社会工作,海洋社会学。

    暂无内容
  • 海员关怀: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人化因素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海洋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整体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的基本出发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所以海洋生态文明的具体建设工作应沿着“人”和“自然”两个维度展开,不仅要关注自然的生态保护,也要关注海上的“人”,即海员,像追求和谐自然那样去关怀海员本身的和谐发展。海员关怀包括对海员发展的关怀、对船上社会环境的关怀、对船下社会整合的关怀。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关怀海员发展,需要以海洋社会学为基本视角,以航海社会工作为具体实现形式。
    关键词:
  • 中国沿海区域规划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15年07月
    “中国沿海区域规划”是指以我国14个沿海省级行政单位所辖的特定地区或海域为规划对象,规划广度在城市规划和国土规划之间,跨越省或市行政界线的区域规划。在新中国的发展建设过程中,区域规划并不是一直作为一个独立的规划类型存在,它在大部分时间里都只是作为一种规划逻辑隐含在其他类型的规划当中,直到“十五”期间才逐步走上正轨。中国沿海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四个时期,即产业规划时期(1949~1978)、国土规划时期(1978~1989)、城市规划时期(1989~2006)、区域规划时期(2006年至今)。目前我国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以“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区域为核心,辐射周边地区,省、市、区(县)三级联动的区域规划布局,沿海区域规划结构较为完善,积极贯彻了国家发展规划的指示,有效兼顾了国土规划和城市规划的需求,同时能够结合地区发展实际,积极开展试点规划上的探索创新。整体来讲,呈现区域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区域协调日趋必要,区域一体渐成定局,过热风险亦需提防的趋势。
    关键词:
  • 中国沿海区域规划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17年03月
    “区域规划”(Regional Planning)是一种综合性的公共政策部署,在空间规划体系中一般特指规划广度高于城市但低于国家的政策部署。2015年度,我国沿海区域规划建设又取得了一系列新突破和新进展:在国家总体规划方面,“海洋主体功能区”和“一带一路”成为沿海区域规划建设的关键词,并延伸出一系列地方层面的区域规划;在跨省区域规划方面,《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纲要》填补了环渤海地区区域规划的空白;在省级区域规划方面,分为省份总体规划中对沿海区域展开的部署、国家总体规划的地方分解部署、省级地方政府对沿海区域规划的自主探索三种类型;在城级试点规划方面,二、三线城市以及大型城市周边的卫星城市开始出台试点区域规划。总体来讲,我国沿海区域规划正向着多方位、多层次发展,发展思路逐渐清晰、发展重点开始凸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