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村地区传统宗教文化发展现状调查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安徽农村地区存在传统宗教文化发展不平衡问题,这与各地经济发展、政府支持、文化背景有关,也反映了村民对于传统文化认知的地域差异。宗族文化作为儒教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宗族活动方面存在较大的南北差异性。在佛教文化传播方面,各地市佛教界非常活跃,而农村佛教显现出草根性、弥散性特征,村民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与佛教“复兴”程度有着一定的关联性。安徽道教主要以制度化宗教形式流行,在农村社会并不普及。庙会源于民间信神活动,现在其宗教色彩已经淡化,但仍可作为村民信神活动的重要载体,皖北的庙会活动明显少于皖中和皖南。目前,国家力量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为农村传统宗教文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