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范会芳
机构:郑州大学
个人简介:

博士,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乡社会学、弱势群体、社会保障等相关研究。

    暂无内容
  • 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困境及未来出路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自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以来,全国各地合作社得到快速发展。河南省也不例外,无论是合作社的数量还是质量在全国都无愧于农业大省的称号。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尊重农民合作意愿,积极探索多渠道、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不断加强政府对农民、农业的引导和扶持,营造良好环境,形成规模经营,促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快速发展,极大地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经营成本,规避各种市场风险及社会风险,最终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幸福感得到提升的目的。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小农意识、资金、技术、人才短缺及科技含量不高的瓶颈制约。本文在调研访谈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未来发展前景做了初步预测。
    关键词:
  • 郑州市三社区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探索
    出版时间: 2019年07月
    本报告以郑州市N、L、Y三个典型社区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为案例,探讨社区治理社会化过程中社工机构的角色与功能。从三社区社工入驻社区、尝试推进社区治理社会化、介入社区治理和最终推动促进社区治理几个方面的实践发现社工融入、协商民主、多元参与以及培养内生社会组织是推进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治理探索的重要方面。下一步建议加大政府购买社工服务力度,完善社区协商民主机制建设,注重培育内生性社区社会组织,建立健全社工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推进社工介入社区治理,促进社区治理的社会化。
    关键词:
  • 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河南省因病致贫家庭精准扶贫路径研究——以河南省濮范台地区的扶贫实践为例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福利多元主义作为一种独特的分析视角,强调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即由政府、市场、社会力量共同作为提供福利者,体现出“小政府、大社会”的理念,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但在河南濮范台地区的实地调研中,笔者发现对于因病致贫家庭而言,情况大不相同。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样本总数30.2%的特殊群体,因为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导致家庭照料成本大大增加,健康劳动力无法抽身,市场导向的产业扶贫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市场渠道获取福利收入的机会微乎其微,因此只能依赖于政府的扶持,依靠政策兜底,同时以社会力量作为重要补充。
    关键词:
  •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契机、路径及探索——以河南经验为例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把创新社会治理体制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以来,河南省在推进社会治理方面做出了本土化的探索。本文在论述河南做法的基础上,试图探索社会工作这一新型社会组织形式在参与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具体路径和经验,旨在为河南省社会治理向纵深推进提供可行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
  • 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研究报告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伴随中原经济区建设在全省范围内拉开帷幕,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也开始在各地进入实践环节。本文主要阐述当前情况下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及现状,总结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已取得的成就,并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当前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归纳在这一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并且在以上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 郑州市城郊农民的市民化问题研究——基于城郊5镇10村的调查
    出版时间: 2009年01月
    河南省在加快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 农民尤其是城郊农民的市民化问题开始凸显出来。根据2007 年河南社会蓝皮书的数据, 目前河南省共有被征地农民281. 70 万人, 其中属于城市规划区内的被征地农民人数为229. 40 万人, 规划区外为52. 30 万人。 这部分绝对数量庞大的被征地农民的市民化问题相当突出。一方面, 城郊农民市民化的程度和进度都直接关系到河南省城市化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 农民的市民化本来就是城市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是城市化内涵的深化, 是城市化的必然要求。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自身城市化的进程, 而且还关系到城乡一体协调发展以及农村的稳定和发展问题, 所以, 以郑州市城郊农民的市民化为主题的研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 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突出问题与对策分析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随着河南地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经验的成熟,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开始步入全面推广阶段。本文以社会学的视角,对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实背景、现状进行了探讨,着重对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相关的对策与解决方案。
    关键词:
  • 土地流转背景下河南省农村养老保障的现状、问题及未来趋势研究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
    土地制度的变迁,对于农村的发展尤其是农村基本生活保障具有举足轻重的深远影响。我们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深入了解河南省农民养老的现状及问题。在对我国“十二五”计划的前瞻及河南省土地流转背景的考量下,就进一步改善河南省农民的养老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 郑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发展报告(2011~2020)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缓解居民养老困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河南省会,郑州市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上一直走在前列。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郑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一方面参保率持续提高,基本实现全覆盖;另一方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不断提高,满意度得以提升;此外,制度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彰显了人性化特征,制度的管理与监督更加规范,政策回应性得以提高,但是仍存在居民缴费档次整体偏低、居民对“城居保”定位不清、长期缴费意愿不高等问题。建议提高居民缴费档次,增强居民参保意识,打通城镇职工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间的制度壁垒,打破制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发展的瓶颈。
    关键词:
  • 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残疾人生活质量调查及提升路径研究
    出版时间: 2022年12月
    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残疾人生活质量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河南作为人口大省,残疾人群体数量庞大,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成为新时期党和政府的重要任务。本文结合河南省残联最新的统计数据,建构了测量残疾人生活质量的指标体系。从生存层面看,河南省残疾人群体的生活质量相比之前有了大幅度提升,衣食住行都得以明显改善;从发展层面看,残疾人在就业、社会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短板,制度、社会因素和个体因素共同影响残疾人群体的生活质量,唯有坚持多元供给的路径,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及个人自强,才能进一步提升和保障残疾人群体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