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单学刚
机构: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个人简介: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副主任,人民在线总编辑,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新媒体、危机管理。

    暂无内容
  • 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09年12月
    2009年中,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6%,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特别是微博客崛起,网络议题更加广泛。政府一方面强化网络管理,另一方面政府对网络舆论的反应提速,从中央到地方初步形成了政府对网络民意的监测、反馈和吸纳机制,并把网络举报列为党纪、政纪和司法监督新渠道。
    关键词:
  • 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
    2010年,中国互联网舆论继续保持了高速发展的态势,在网民数量持续攀升、权利意识不断提高、热点话题层出不穷的背景下,微博客等新兴网络平台发展迅猛,网络“意见领袖”发生分化,改变着传统的社会舆论格局。“网络问政”大潮初涌,政府和企业对网络舆论的应对和引导仍处于不断探索之中,经验、教训并存。
    关键词:
  • 2012年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
    2012年微博客继续升温,成为网络舆论的发动机。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在叠加,网民对深化改革表现出热切的期待,有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取向的意识形态论争重新抬头。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增多。民间对钓鱼岛和南海问题态度强硬,但仔细辨析,其背后主要是民生诉求而非单纯的民族诉求。以《人民日报》开设法人微博为标志,微博“国家队”崛起,拓展了官民对话渠道。
    关键词:
  • 2014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4年12月
    2014年网络舆论热度下降,网民对体制的向心力有显著提升。政府着力化解互联网新型社会风险,微信成为治理重点。党报等主流媒体前进到移动互联网,以媒体融合引导舆论。在严厉打击网络谣言的同时,各地组织知名网友考察,做好网上统一战线工作。
    关键词:
  • 2011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2011年,以动车事故为契机,更多社会群体登上网络舆论平台,对政府的公共治理进行审视和监督。“微博打拐”和小学生“免费午餐”在民间和政府的良好配合下推进,展示了依托于互联网的民间“自组织”力量的成长,以及政府的包容。随着微博客的舆论能量爆发,政府在动车事故后对其加强了管理,网络舆论的力度趋于平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