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沈茂英
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个人简介:

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乡村扶贫开发、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人口与资源环境、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山区发展、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等。1993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理学博士学位,1998~1999年在菲律宾马尼拉大学学习社会学,获社会学硕士候选人资格;曾经两次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的课题研究;近五年来,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4项、省部级横向合作课题多项;在《社会科学研究》《西藏研究》《西北人口》《西南民族大学学报》《农村生态环境》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出版《四川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研究》和《山区聚落理论与实践研究》等学术著作。

    暂无内容
  • 四川民族地区生态建设与社区治理研究报告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四川民族地区大部分为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以提供和维护良好生态服务产品为主,近年来持续实施了密度大、影响面广的生态建设工程。社区治理是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生态建设效应发挥的重要保障。本文在描述民族地区区域特征与生态功能基础上,分析了生态建设与社区治理的良性互动,论证了生态建设的五大社会发展效应与社区生态治理面临的四大特殊问题,提出了促进社区生态治理水平提升的四点建议。
    关键词:
  • 川滇藏区生态扶贫面临的主要问题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生态扶贫是川滇藏区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重要模式,是精准扶贫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创新性选择,已成为地区内生动力形成和贫困人口脱贫能力提升的重要载体。但从生态扶贫在川滇藏区的实践来看,有七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即:生态扶贫的区域普惠性与贫困群体的特殊需求;首轮退耕还林停补和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偿偏低;市县级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发展;贫困人口的生态脱贫能力不足;野生动物肇事侵害赔偿问题;生态服务消费市场不完善;生态产品经营风险等。
    关键词:
  • 四川藏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村级实践调查与研究——以丹巴县太平桥乡NZ村为例
    出版时间: 2019年11月
    四川藏区是全国深度贫困地区之一,也是脱贫攻坚三年行动的重点区域。四川藏区农村的贫困,既有农民可支配收入低、劳动就业形式单一、农民文化水平低等,也有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居住分散且出行不便、农村公共服务滞后等。目前,四川藏区32个县(市)已陆续步入“县摘帽、村退出、户脱贫”阶段,丹巴、汶川等成为四川省乡村振兴试点县。本文在全面梳理传统生态农业脱贫贡献的基础上,以丹巴县成功退出贫困的村为例,从地理区位、资源特征、人口结构、基础设施等方面描述已退出贫困的村落的特色与发展基础,总结退出贫困村的扶贫特色与相关利益主体角色,对退出后的振兴和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展望。
    关键词:
  • 大城市近郊耕地利用形态变迁与驱动力探析——来自成都平原区金马河、羊马河流域的观察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传统农田生态景观逐渐远离大城市,被立体多层的田园生态景观所取代。乡村农业更多体现为生态、文化以及依存于生态文化的就业保障和文化传承等,传统农产品的供给功能弱化、生态功能强化。树,从四旁向优质耕地扩散;树,被农村家庭视为积少成多的绿色银行。本文以紧邻成都市第二绕城高速的金马河、羊马河流域耕地的利用形态变迁为例,从四旁树、大田树出发,探讨耕地园林化背后的驱动因素。调查发现,近郊农村居民已非传统农户,其生活模式城镇化,耕地利用形态随生活方式而变迁;近郊耕地以服务于城市需求为导向;耕地利用形态变迁反映了家庭资源配置的变化,以及对耕地价值认知的变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