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黄家亮
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
个人简介:黄家亮,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社会学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暂无内容
  • B.16“旱码头”社区警务模式的新构建——遵义红花岗区“寄住公寓”创新管理的实践探索
    出版时间: 2013年08月
    本研究选取红花岗区“旱码头”社区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传统警务模式在“社区稳定”、“百姓民生”等方面所面临的困境。红花岗区以“寄住公寓”创新管理模式为切入点,实现传统警务模式向社区警务模式的三大转向:从被动镇压转向主动疏导;从分散化转向组织化;从单一化转向多元化。实现了“安居”与“乐业”双赢的良好局面,在维护社区治安稳定、落实社区民生服务、促进社区关系和谐和激发社区发展活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 信息化与社区治理模式创新——以杭州上城社区信息化模式为例
    出版时间: 2014年06月
    治理主体过于单一、社区资源过于分散、居民的社区认同和参与机制欠缺等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社区建设深入推进和社区治理水平提升的症结。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为我国社区治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历史性契机。本报告以杭州市上城区“二化、四网、六平台”社区信息化模式实践为例,分析了如何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社区治理模式,实现社区的复合治理、参与式治理,并形成“国家-市场-社会合作共治”的新型社区治理模式。
    关键词:
  • 场域理论视角下社区调解信任机制研究——以M社区和K社区为例
    出版时间: 2015年02月
    社区调解作为一种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手段在解决矛盾纠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社区调解基础的信任机制,在调解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文章从两个社区的调解案例出发,对比分析二者在调解中存在的异同点,并在此基础上得出调解中信任机制的运行逻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M社区调解是在“乡土认同”的基础上寻求“乡土正义”,调解人的调解惯习是“情为主、理为辅、法次之”,并基于“乡土性”场域特征获取“乡土信任”;K社区调解是在“法理认同”的基础上寻求“法理正义”,调解人的调解惯习是“法为主、理为辅、情次之”,并基于“法理性”场域特征取得“法理信任”,且两社区调解人均使用“同理心”作为调解的主要方法。信任研究中存在信任机制模型,即调解人凭借先赋或后赋因素形成“信任存量”,借助调解惯习获得“信任增量”,并利用回访或反馈使整个过程形成良性循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