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刘晓春
机构:中山大学
个人简介:男,1966年生,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导(民俗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
    暂无内容
  • 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原生态”现象分析
    出版时间: 2013年08月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语境下,“原生态”由发明到流行,乃至成为大众想象本真的非物质文化的代名词,是大众文化制造出来的神话。作为日常生活的民俗一旦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便从其生存的文化环境中脱离出来,进入被生产、被建构的“陌生化”过程,使非物质文化越来越远离其日常生活形态的本真样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下对“原生态”的追求,与民俗学探求本真性以及民俗学浪漫主义的传统有密切关联。民俗学探求本真性的传统主要包括探讨媒介化民俗的真实性以及探讨民俗文化本身的真实性两个方面。在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探求本真性的传统主要集中在后者,并且引发了民俗学关于民俗主义的讨论;民俗学浪漫主义传统是尚古主义、浪漫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结合,在当代社会中表现为挖掘独特的地方文化,通过与现代都市文化相比较的文化反差,运用具有巨大差异性的文化元素,刺激人们对地方文化进行消费的欲望,地方则建构了自我的文化身份认同。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作为“活化石”的民俗,只有当人们抛弃了“原生态”的幻象,以传承、变化、发展的眼光看待民俗的时候,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俗才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
    关键词:
  • 宗族与风水——三僚村的个案
    出版时间: 2008年01月
    本文以三僚村为例,分析了宗族与风水的关系,首先概述了当地的风水文化和代表人物,其次描述了当地的四维八景、砂手等风水建筑,再次叙述了当地关于风水争夺的故事,最后对以上内容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