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董丽丽
机构: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个人简介:

博士,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政策、公共管理。

    暂无内容
  • 行政化对北京市高校科技创新的影响与化解路径
    出版时间: 2013年03月
    作为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主体,高校在首都科技创新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与此同时,高校行政化现象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制约中国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文章主要从目前北京科技创新现状出发,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就行政化对北京高校科技创新产生的影响及行政化背后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化解行政化的负面影响,加快推进高校科技创新水平提出具体路径。
    关键词:
  • 北京环境治理中3R原则的综合运用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北京在作为超大城市所固有的矛盾之外,废弃物排放量大、再生资源利用不充分、缺少废弃物循环利用的产业链、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当利用等,也是导致其环境治理难的重要原因。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3R原则恰好给出了如何解决以上问题的方法。研究力图从战略、体制机制和具体工作实施三个层面,探讨二者如何助力北京化解环境治理难题的相关路径与措施。
    关键词:
  • 以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促进首都大气污染治理路径研究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经过治理,近年来北京大气污染情况得到有效缓解,随着产业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移动源、生活面源在大气污染源中的比例日益提高,使得治理难度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在促进产业升级、节能减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需要发挥科技创新优势,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加速发展,同时发挥科技创新辐射源作用,引领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实现深度协同发展。
    关键词:
  • 2019年运用“互联网+”为首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提速升级
    出版时间: 2020年07月
    环境保护是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三大攻坚战之一,做好垃圾分类工作,既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也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一环。作为首都,北京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示范和带头作用。现阶段,北京垃圾分类工作已开始全面布局。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互联网前沿科技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发挥“互联网+”优势,系统推进互联网技术与垃圾分类处理各环节深度融合,不仅能够大幅提升垃圾分类和回收效率,同时还可完善相关产业链、促进经济向节能环保型转型,是加速推进首都垃圾分类与处理工作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 北京市PM2.5现状及治理路径分析
    出版时间: 2014年02月
    2013年,北京市PM2.5污染形势严峻,北京连续数月在全国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中处于污染最为严重的十大城市。据此,北京市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对PM2.5进行治理,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文章对北京市2013年PM2.5的现状、治理情况进行了系统阐释和分析,并就如何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的路径给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 2020~2021进一步推进北京垃圾分类工作对策研究
    出版时间: 2021年06月
    自2020年5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以来,北京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同时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与体系建设不断推进。基于现阶段北京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已有经验与面临困境,本文提出提升居民分类参与度与分类正确率、多途径降低居民垃圾分类难度、建立长效监督机制等相关措施,为顺利推进北京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 2022年办好绿色冬奥助力北京绿色发展
    出版时间: 2022年06月
    现阶段,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未来全球发展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双碳”目标既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亦是顺应全球发展趋势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2022年北京成功举办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从建筑、能源、交通及碳汇四个方面入手,充分发挥了绿色能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优势,实现低碳办会,进而助力北京绿色发展,带动京津冀地区绿色技术与产业壮大,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