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王金营
机构: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
个人简介:

河北大学人口研究所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口统计学、人口与经济、区域人口与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等。

  • 专题二:京津冀人口现状与发展态势
    出版时间: 2007年11月
    由我国第二和第三大直辖市北京、天津和京畿大省河北组成的京、津、冀地区,不仅是全国政治、文化、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中心区域,而且也是中国北方人口高度集中的地理区域。北京行政区划由18区县构成,包括中心城市4区、城乡结合部(近郊)4区、远郊8区2县。天津行政区划由市中心6区、滨海3区、其他5区和4县构成。河北省由12个地市、172个县市区构成(其中县级市22个、直辖区36个)。2000年人口总量9010.23万,其中河北省6668.44万人,占74.01%;北京1356.92万人,占15.06%;天津984.87万人,占10.93%。至2003年底京津冀区域人口总量9237.1万。
  •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效果评估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自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以控制人口增长为目标和核心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实施了30多年。针对30多年来中国生育政策的人口效果、社会经济效果的评估,在20世纪90年代初便有学者予以关注(吴忠观、肖立见,1994),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有更多的学者对生育政策的效果进行了研究(李建民、王金营,2000;陈胜利,2001;杨魁孚等,2000),政府有关部门也对此十分重视。在以往的研究中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注意。一是基础数据的获得及其准确性,主要是政策评估起始年份(1972年)的人口数据(年龄、性别、城乡结构等)的获得问题。二是方法使用上的合理性问题。主要是采用粗略的方法还是较为精准的方法,是仅仅对人口而言还是考虑到人口效果与社会经济发展效果的关联性。三是效果评估结果的可信性,特别是政策模拟的假设条件的合理性和现实性。目前,对计划生育政策的人口效果特别是少生人口规模或少增加人口规模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有必要对这一问题予以清楚回答。同时,生育控制政策执行的效果不仅仅表现在人口规模效果方面,更重要的是计划生育政策通过对人口规模、人口结构和人口自然变动等方面的影响又会进一步扩展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许多领域。为了能够较好地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经济效果作出评估,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生育政策的人口效果(规模、结构、变动趋势等)给予准确评估,以此为基础再对不同政策假设下的人口发展过程进行模拟,从而揭示自1972年以来计划生育政策的其他社会经济效果。
  • 2020年河北省人口对北京人口及城市发展影响研究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为进一步厘清各区域发展方向和目标,本报告从人口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城镇化建设方面,着重探讨了河北流动人口对北京市人口及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中,河北籍流动人口占比最大,且多是青壮年人口,在平衡北京人口结构、保证劳动供给,保障北京产业及产业结构稳定,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转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