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田飞
机构: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个人简介: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人口迁移、人口规划、人口学研究方法、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分层。
    暂无内容
  • 2012年安徽省及各市社会发展指数
    出版时间: 2014年04月
    社会发展指数是客观指数,是依据每年发布的统计年鉴,选择其中人口、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民生活8个方面的28个统计指标构建而成的。该指数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该时期、各个地区不同方面的社会发展水平。社会发展指数数值越大表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根据测算,2012年安徽省的社会发展指数为0.36,高于2011年,其中,铜陵市、黄山市、池州市三个地区的指数值均超过0.5,分别列全省前三位。
    关键词:
  • 合肥市区域性特大城市人口总量集聚研究
    出版时间: 2013年04月
    在没有外部环境干扰的情况下,仅仅从人口规律来看,在2019年以前,通过省内人口迁移和合肥市新老移民的自然增长,即可以实现1000万人口的总量积累目标。为了完成80%的城市化要求,中心城市人口应达到800万。在具体政策制订中,必须优先考虑高等教育、制造业和批发与零售业三个行业。作为区域性特大城市,合肥市市区的面积应该扩大到1280平方公里,此时人口密度为2800人/平方公里,仍低于联合国对城市发展的要求。
    关键词:
  • 2016年安徽省及各市社会发展指数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根据测算,2016年安徽省的社会发展指数为0.37,较2015年的0.35略有上升。安徽省各个地区的排名较2015年有所不同,其中变化最为显著的是芜湖市、马鞍山市和合肥市,这三个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带动了社会的不断发展,三个市的排名都上升了,分列为第一、第三和第四。其他各市的发展指数变化不大,排名的顺序也没有太大的变化。总体来看,2016年安徽省大部分地区的发展水平超过平均值,即高于全省发展水平,但与2015年相比,又多了一个市的发展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关键词:
  • 安徽省“十三五”规划人口预测——基于“全面二孩”人口政策的影响
    出版时间: 2016年04月
    2015年,各级政府的“十三五”规划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人口规划,而人口规划的基础是人口预测。在新时期进行安徽省人口预测必须充分考虑人口政策带来的影响,其中2016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必然对“十三五”期间的人口各个要素产生影响。本报告在分析过去人口规律的前提下,采用队列因素法,预测未来15年的人口状况,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安徽省在1995年“人口红利”窗口开启,2020年关闭;“十三五”末期将面临严峻的婚姻积压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要到2030年才显得特别严峻;即将出台的退休政策对安徽省劳动力人口数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 2014年安徽省及各市社会发展指数
    出版时间: 2016年04月
    根据测算,2014年安徽省社会发展指数为0.348,较2013年的0.336有所上升。安徽省各个地区的排名较2013年也有不同变化,但是,铜陵市、黄山市、池州市在全省排名中连续四年保持前三的位置不变,亳州市、宿州市和阜阳市连续四年保持不变地排在倒数后三位,而其他地市则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或下降,其中,合肥市社会发展指数由2013年的0.364上升到2014年的0.393,相应排名也上升了两位。
    关键词:
  • 2013年安徽省及各市社会发展指数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根据测算,2013年安徽省社会发展指数为0.34,较2012年有所下降。安徽省各个地区的排名较2012年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铜陵市、黄山市、池州市、芜湖市、宣城市在全省排名中保持前五的位置不变,后三位依旧是阜阳市、宿州市和亳州市,其他地市则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或下降。其中,合肥市社会发展指数由2012年的0.4下降到2013年的0.36,相应排名也下降了三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