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JuliannH.Vikse
机构:美国罗格斯大学
个人简介:

Juliann H.Vikse,罗格斯大学社会工作学院硕士生。

    暂无内容
  • 中国政府干预贫困与收入不平等的有效性(1989~2009)
    出版时间: 2014年07月
    本文是作者前期研究的扩展(Lu,Lin,Vikse,& Huang,2013),通过“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分析中国政府在1989与2009两个年份对贫困与收入不平等实施干预的有效性,政府干预包括社会福利项目,也包括税收政策。本研究的分析结果说明,社会福利项目确实在减少贫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989年与2009年分别将贫困率降低了30%和32%。然而政府对收入不平等的干预呈现混合效果。例如经过政府干预之后,在人均收入的等距五分组中,高收入组与低收入组的差距反而增大,这表明与较低收入家庭相比,较高收入的家庭更加受益于政府干预。除此之外,不同地区与收入分组之间的差距也随时间变化而增加。本研究的分析结果也表明,尽管税收政策减少了收入不平等,然而在减少贫困方面的作用仍然有限。
    关键词:
  • 家庭暴力与家庭构成:经济虐待及肢体暴力
    出版时间: 2013年09月
    稳定的家庭关系对孩子以及家庭的福祉是十分重要的。但是这种关系在父亲有暴力倾向时,就可能不再是有利的因素。家庭暴力与家庭构成的研究中,大多数的研究重点都放在了肢体虐待的影响上。本文检视经济与肢体虐待的发生以及虐待程度的变化对家庭构成的影响。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经济虐待的发生以及程度的加深都对第五年双方结婚或同居的概率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个发现显示经济虐待使被虐待者不再信任施虐者,并且认为他们并不是合适的伴侣。由于经济虐待对家庭构成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任何鼓励低收入女性结婚的政策都应对这种虐待的产生和变化投入更多关注。社会服务项目应细心地设计对妇女经济虐待的检测渠道,一旦虐待发生,介入工作就应及时为受害者提供服务。
    关键词:
  • 中国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福祉:教育、健康、父母监督和个人价值观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在过去几十年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中国发生了从乡村到城镇的大规模劳动力转移。因此,两类儿童群体的人口数量急剧增加: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本文采用2006年和2009年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的数据,针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这两个群体,检视了父母流动和居住状态对儿童教育、健康、父母监督行为和个人价值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父母流动和居住状态在儿童的教育和健康水平、父母监督行为和儿童个人价值观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各儿童群体间的差异,本文旨在提高人们对中国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福祉的了解,并为未来的相关研究和福利政策制定提供启示。
    关键词:
  • 儿童曝露在亲密伴侣暴力环境下与其早期偏差行为的关系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本研究采用了破碎家庭和儿童福祉调查的前五期资料,来探讨幼儿早期曝露在亲密伴侣暴力环境下,对9岁儿童偏差行为的影响,并探究这种影响是否被儿童5岁时的家长参与、疏忽儿童和对儿童的暴力行为所调解。结果显示,儿童在1岁和3岁时,若曝露在亲密伴侣暴力环境下,将会直接导致他们9岁时的偏差行为。家长参与、疏于照顾儿童及对儿童的攻击也都有明显的调解作用。着眼于早期偏差行为对于儿童未来成就的重要性,这个结果显示了早期干预的重要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