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曹佳
机构: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
个人简介:

博士,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就业创业室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就业创业、劳动力市场、就业创业理论与政策、重点群体就业

    暂无内容
  • 当前就业形势与未来展望
    出版时间: 2019年04月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以及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影响,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以“稳就业、促就业”为核心的政策文件,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需要看到,我国的就业总量压力依然较大,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就业形势依然面临多种压力。未来劳动力供给总量变化、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新的经济环境、新技术变革和新业态发展都会对我国就业带来深刻影响。继续完善就业优先政策,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加大劳动力供给侧改革,稳定重点群体就业,防控系统性失业风险,有利于实现更高质量和更高充分就业目标。
    关键词:
  • 经济新常态下服务业结构变动的就业效应
    出版时间: 2016年09月
    目前我国处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动力转化的经济新常态,在此背景下,服务业创业凸显亮色,但就业岗位增加的月份减少,西部地区岗位波动幅度最大。通过指标测算发现,我国就业结构的变动滞后于产业结构调整4~6年,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劳动密集程度相对较低的行业,存在巨大的劳动力转入的潜力。应对经济新常态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要合理配置资源协调区域发展,促进服务业领域的创新和创业。
    关键词:
  • 我国结构性失业现状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近几年,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失业风险点增加,风险传导机制逐步形成,整体失业风险水平上升,其中以结构性失业为主,并且它呈现区域性、行业性和群体性的特征。为应对这种结构性失业,需要建立企业用工和裁员监测体系,加大对特殊群体和特殊地区的政府扶持力度,拓展就业服务渠道,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
    关键词:
  • 促进新就业形态发展的政策进展
    出版时间: 2022年10月
    新就业形态的不断涌现是供给侧与需求端合力作用的结果。政府为了创造优良的营商环境,促进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在宏观经济、劳动社保、新职业发布、社会治理等方面不断完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均有一个从初步认识到加深理解再到明确支持的过程,是以人民为中心、依法治国理念的充分体现。虽然放眼国际,我国新就业形态的发展处于世界前列,但也存在政策制定滞后于实践的现象,如部门之间需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形势预判、新职业政策范围过窄、劳动关系及社保政策仍在探索等。为有效应对,建议提升部门间统筹协调治理能力、提前预备政策规范、遵循市场化导向、调整劳动关系与社保体系等。
    关键词:
  • 2023年中国就业形势与未来展望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2023年,我国就业形势面临复杂的宏观经济社会环境。诸多积极因素推动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也有诸多因素冲击劳动力市场稳定,劳动力市场随之发生深刻变化,表现出复杂性。党中央、国务院持续出台系列稳经济稳就业稳物价政策措施,在不确定性中保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劳动力市场逐步进入持续复苏期,就业主要指标运行逐步改善,失业水平短暂攀升后稳步回落,市场主体群体就业稳定。同时,劳动力市场复苏的动力仍不强劲,需求增长趋缓,部分企业稳岗压力加大,结构性失业风险仍然存在,稳定和扩大就业仍面临一些困难。面对未来机遇与挑战,需要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战略,统筹协调各项政策措施,应变局、助转型、拓动能、防风险,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