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杨建海
机构: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个人简介:

所属博士后流动站: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合作导师: 景天魁

在站时间: 2013.12 ~

现工作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系讲师,研究方向:社会保障

联系方式: 13811416017@139.com

    暂无内容
  • 论中国“孝”的起源、演变及其当代转化
    出版时间: 2017年12月
    “孝”是中国文化的最显著特征。本文以“孝”的历史变迁为纵轴,以不同时代的社会结构为横轴,全面分析了“孝”的起源、演变及其当代转化。自殷商的祖宗崇拜产生“孝”为始,经周代为利于宗法统治而将祖先崇拜转化为人伦秩序,到孔子把“孝”与“敬”“养”“礼”结合起来,完成孝道的伦理转向。后经汉代“移孝作忠”的发展,“孝”的含义不断得到扩展,由调整自然亲情的伦理秩序转变为具有政治教化和宗教信仰等多种功能的普遍道德。此后一直到清末民初其皆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和民间所认同。历史上发挥巨大作用的“孝”,在面对现代社会变迁的冲击之时,也不得不顺应时代变化而发生转化。本文认为孝道伦理应顺应时代变迁的要求,由原来适应家族主义的传统孝道转变为适应个人主义社会的现代孝道。
    关键词:
  • 齐家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
    本文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与“齐家”相关的七个概念:家、宗族、孝、礼、义、信、利。简单来说,家是社会的基础构成,是个体走向社会的桥梁及中介。宗族这个以亲缘为基础的社会关系网络是传统社会治理的重心。孝是维系家庭团结及社会整合的基础,是社会整合的基点。礼构建起中国人的社会交往准则及社会规范体系,是社会的典章制度。义是社会的基本规范,在凝聚家庭成员、培育社会资源、稳定社会秩序、增进国家认同等方面具有积极功能。信是社会交往的原则。利是社会行动的动力。此外,本文还详细的分析了这些概念的、起源、演变以及其对于社会的功能和价值。
    关键词:
  • 北京市社区首诊制度实施报告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北京市社区首诊制度始于2006年的西城区慢性疾病社区管理试点工作,2010年,北京市率先推出“家庭医生式服务模式”,2013年又开始在密云、平谷试点新农合综合支付方式改革,意在用医保差别报销政策引导患者在基层就诊,这项政策正在向全市推广。概而言之,北京市实施社区首诊制度以慢性病为切入点,以医保政策为突破口,以家庭医生为助力点。经过慢性病社区管理、家庭签约医生制度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多管齐下式的推动,北京市居民对社区首诊的知晓度、认同度、就诊意愿和就诊率都达到了一个可观的高度,为全面落实社区首诊和分级诊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 社会变迁、阶层分化与养老金变革——从政策话语权视角看我国养老金制度的演变
    出版时间: 2015年08月
    养老金制度的产生和发展一直与社会阶层及其利益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阶层的变迁影响着我国养老金制度变革的历程,而养老金制度也制约着社会阶层的分化。研究发现,在我国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随着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我国的养老金制度也在不断地分立、分化,逐步由过去单一整合的制度演化为目前分立、分割的制度,而这种分割的制度也促使了社会阶层的进一步分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