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刘蔚
机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家安全学院
个人简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首都社会安全研究基地研究员。

    暂无内容
  • 社区量化考核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出版时间: 2017年03月
    社区工作者的量化考核是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的一种尝试,也是目标管理责任制在社区治理中的实践。加强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亟须创新社区考核体系。引进量化考核体系,需要明确社区工作者考核的目标、原则,并结合社区工作实际,设计出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不能简单照搬其他领域的考核体系。在推行社区量化考核的同时,必须清楚其限度,预防其可能的“负功能”。
    关键词:
  • 社会组织与老旧小区治理创新——以北京朝阳区和平家园社区为例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和难点,而如何实现老旧小区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则是社区治理创新的重要方向。北京朝阳区和平家园社区的实践经验表明,在实现老旧小区的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过程中,社会组织成为重要主体和依托。由社会组织重新整合社区内外部资源,采取“双核心”的创新治理,以社会组织作为外部核心的主体、居民参与作为内部核心主导,在计划性参与下围绕公共议题开展项目化运作,综合多方资源和力量,培育并提升了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与自我服务能力,增强了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居民自治效应逐步凸显。
    关键词:
  • 2021年中国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22年01月
    2021年,我国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总体来看,我国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反恐形势总体平稳,社会治安满意度不断提升,扫黑除恶转向常态化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社会治安环境持续改善。但与此同时,政治安全领域风险挑战愈加凸显,个人极端暴力案事件有所多发,常态化扫黑除恶仍存“漏网之鱼”,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依旧严峻,各类矛盾风险传导叠加、演变升级可能依然存在。建议主动应对政治安全风险挑战,完善社会治安治理同心圆,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做好风险主动分析研判,重点打击整治新型网络犯罪,完善法治化、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持续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关键词:
  • 2022年中国社会安全形势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22年12月
    2022年,我国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总体而言,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政治安全防线更加牢固,反恐形势平稳可控,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刑事案件持续下降,公共安全持续巩固,网络犯罪得到遏制。同时,社会安全形势日趋复杂,政治安全风险因素明显增多,社会矛盾纠纷风险挑战有所增加,公共安全风险隐患显著增多,新型网络犯罪仍呈多发高发态势。有鉴于此,应超前预判,储备对策,健全政治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坚决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数智赋能新时代“枫桥经验”,全面实现公共安全的事前预警预防转型,加强网络空间态势感知,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关键词:
  • 2023年中国社会安全形势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23年12月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正式实施“乙类乙管”的首年。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社会大局持续稳定,政治安全始终处于首要位置,反恐形势持续向好,社会治安环境持续净化,涉网犯罪势头得到遏制,公安机关以高水平安全维护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社会安全方面不确定难预料影响因素增多,政治安全面临诸多风险的挑战,社会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叠加放大,涉网犯罪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经济金融领域风险不可忽视。面对风险挑战,要坚持以政治安全为根本,多维并举维护和塑造政治安全,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网络空间全方位综合协同治理,优化防范和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重大风险的治理模式,推动发展和安全的深度融合,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进程平稳推进。
    关键词:
  • 2020年中国社会治安形势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及国际力量格局的调整转型影响,中国反恐形势总体平稳,但政治安全风险挑战更加现实直接。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维护稳定工作中,关系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刑事案件、治安案件数量较明显下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六清”行动效果明显。涉众型经济犯罪治理纵深推进,防范了重大金融风险。积极回应民生诉求,持续打击食药环和涉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禁毒工作稳中有进,趋势向好,但新型网络犯罪快速上升,电信网络诈骗突出。目前我国社会治安还面临扫黑除恶斗争依旧严峻、涉疫涉企违法犯罪凸显、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影响广泛、毒情形势严峻复杂、枪支爆炸物品违法犯罪问题突出等“风险点”。建议强化底线思维,防范化解政治安全风险;净化社会环境,谋划扫黑除恶常态化;服务双循环,多元化解“疫后综合征”;深化部际协同,立体防控新型网络犯罪;坚持“双防”策略,密织禁毒防控网;多线多层并行施策,打击整治枪支爆炸物品违法犯罪,构建良性运行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助力平安中国建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