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与社区老年病人对疾病的认知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
思维方式是处在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和群体,在看待和处理问题时的认知特性的反映。本研究以中国人思维方式的结构为基础,探讨中国人的思维特性对老年病人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对160名老年病人进行调查发现,老年病人对疾病产生的认知与其思维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思维矛盾性越强的老年病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越多,也越能利用自身的应激机制应对疾病产生;思维变化性越强的老年病人,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则越少。从疾病康复观念来看,思维联系性越强的老年病人,越强调外在支持因素和主观内在态度对疾病康复的价值;思维变化性高的老年病人则不看重外在支持因素和主观内在态度在康复方面的作用;思维矛盾性强的老年病人强调主观内在态度对康复的积极影响。研究同时也发现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和思维方式一起影响了老年病人对疾病产生和疾病康复因素的评价。研究证明了我们关于思维方式影响机制的假设,这些结果对人们理解老年病人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