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宋逸
机构: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
个人简介:

博士,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青少年健康与发展。

    暂无内容
  • 制定有利于青少年成长发展的公共政策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
    青少年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政策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从促进青少年发展的角度出发,在青少年教育、青年就业、青少年健康、青年住房、青年文化、青年婚恋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很好地维护了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 2020年中国儿童健康状况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21年11月
    儿童青少年健康不仅关系个人的发展,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基础。这十年间,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问题持续改善,但超重肥胖问题越发严重,此前持续向好的贫血问题也出现反弹。同时儿童营养问题存在巨大的地区差异,使得营养不足、隐性饥饿与超重肥胖三重营养负担并存。儿童伤害死亡率大幅下降,但相比发达国家仍处于较高水平。儿童慢性病在这十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视力不良、龋齿问题更加普遍,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儿童青少年身体素质开始好转,但仍有巨大进步空间。与此同时,儿童青少年吸烟饮酒等健康危险行为问题也十分严峻。针对此现状,应采取完善政策支持、推进部门合作、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监督监测等多种举措来切实改善儿童青少年健康。
    关键词:
  • 2010~2019年中国儿童体质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1年11月
    儿童的体质水平是反映其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体现国民的身体素质,有效增强儿童体质是提升整个生命周期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近些年来我国7~18岁儿童体质发展状况好坏参半,本研究利用2010年、2014年和2019年3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数据分析7~18岁儿童各体质组分的变化趋势,发现其柔韧素质出现好转;下肢爆发力全面下降;速度素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女生和中学生有所改善;力量素质女生和小学男生提高,但中学男生持续下降;耐力素质总体呈现下滑趋势,但中学生有所提高。深入分析我国儿童体质变化的原因,从国家政策、学校、家庭及社会支持和学生个体几个方面出发,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有效增强儿童体质,是当前儿少卫生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
  • 中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状况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22年06月
    近年来,中国中小学生脊柱侧弯检出率较高,且检出人数逐年增加。继肥胖、近视后,脊柱侧弯目前是威胁中国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国家予以高度重视。中国中小学生中检出的脊柱侧弯多为姿势性脊柱侧弯,以轻度脊柱侧弯和胸段脊柱侧弯占比高。根据2019年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结果,中国中小学生脊柱弯曲异常检出率为2.8%。近期国家出台的“双减”政策为儿童脊柱侧弯防治提供了良好的支持空间。展望未来,创建脊柱健康友好环境还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医疗卫生机构、政府部门一体化联防联控机制,利用科普宣传、防治、筛检、就医等信息资源,提供科学、合理的脊柱健康科普及防控信息,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确保儿童脊柱健康三级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关键词:
  • 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及影响因素分析
    出版时间: 2023年06月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且近视低龄化、重度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已成为一项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也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本报告总结了2021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特点:不同学段女生近视率普遍高于男生,性别差异在初中阶段最大;近视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中国表现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不同地区近视人群中均以低度近视占比最高。与2020年相比,2021年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人群中基本呈低度近视和中度近视比例增高、高度近视比例降低的趋势。此外,户外活动时间、近距离工作学习时间以及作息时间均与近视发病有关,但目前,近视的病因尚未明确,仍需深入探讨遗传和环境因素对近视的影响。各级卫生健康、教育以及网信等部门需要积极协作,共同开展广泛的宣传和教育活动。综合考虑和应用现有的近视防控措施,制定科学有效的干预策略,加强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科学预防与控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