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李立纲
机构:云南省社会科学院
个人简介:

男,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云南三村”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二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学理论、社会学史;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40多篇学术论文。

  • 易村的访问和纪念——写在易村调查80周年
    出版时间: 2020年09月
    本文介绍了对“云南三村”之一的易村研究发展历程。首先回顾了“云南三村”时期易村调查的主题、内容与学术成果;其次描述了易村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变迁情况;最后对易村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 《易村手工业》及对易村研究的历史回顾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易村研究”是指费孝通和张之毅从1939年开始对易村进行的初步考察以及张之毅对易村进行的系统调查,以《易村手工业》为研究标志。“云南三村”再调查课题组自2013年以来对今天的易村及历史上的易村展开研究,是一种“再研究”。易村研究是费孝通提出的以小城镇问题、乡镇企业问题为代表的中国农村问题中一个不可少的环节。易村曾经乡村手工业较为兴盛,被费孝通选定作为农村工业代表之一,是其研究中“内地农村工业”村庄的理想类型。
    关键词:
  • 易村概况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易村(李珍庄)是一个自然村,属于恐龙山镇九渡村委会。易村的土地大体上可分为四种,从山坡依次向江边分布着干地、干田、两熟田和沙地。易村有农户87户,人口312人,劳动力127人,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易村过去以汉族为主体民族,随着与外村人的通婚,村中渐渐有了其他民族成员。易村村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相对较低。村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近年来,村中青壮年外出打工的也较多。易村人外出务工有两个特点:一是总的人数不多;二是就近务工的比重非常大,出省务工极少。
    关键词:
  • 手工业消失后的易村观察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易村手工业”指的是易村人常年进行的造纸和编竹篾的活动。编篾是农民家庭的活计,一般都是在农活较少的时候做。这项活动对资金基本上没有需求,产品或者自用,或者出售。造纸有着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操作,有生产工艺所要求的各种固定活动模式,在纸坊做事和务农是分开的,尽管他们往往身兼工人和农人两种角色,在农忙时也许会停下纸坊的活计到田地里做活。手工业消失后,易村整治水害,兴修水利,推广大棚蔬菜种植,使用微耕机在山区特别是在分散的小块土地上进行耕作。
    关键词:
  • 易村和竹子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就易村来说,竹编的重要性仅次于造纸。但近十年来,竹编渐渐消失,主要表现在竹制品市场萎缩;能编竹器的老人减少,更年轻的一代基本不会这门手艺;不锈钢和塑料替代品开始大量出现,致使竹编制品的空间日益缩小。没有造纸这样大综使用竹子的情况,竹资源便很难产生经济效益。现在易村的竹子正在“寻找出路”。除竹编外,易村竹子可以满足建材需求,能够用于搭建蔬菜大棚或成为室内装修的材料,也可以食用。目前,易村在恐龙山镇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已经实施了新竹种的栽培和老竹种的更新,这些新竹和更新的竹子,要产生经济效益还需时日。
    关键词:
  • 交通对易村的重要性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易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与外界缺少联系的、相对封闭的状态。这种状态的直接后果就是与外界交流较少所带来的物资运输困境。后来易村交通面貌的改观,让易村人与外界的沟通变得更加频繁便捷,给易村生产生活和村落发展带来巨大变化。赶街是云南农村非常普遍的一种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行为,是指在一特定的场所,许多人按一定的时期由附近各地集合起来,互相交易的活动。现在易村人赶街,主要是去购物,也有个别特例,如易村人编的竹编制品也会临时拿到街上去卖。
    关键词:
  • 对易村的再认识和研究方法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易村长期以来是一个较封闭的社区,直到最近10来年这个社区才悄然打开。易村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小村子,在过去大约70年的时间里曾经出现过造纸作坊工业。当地生产结构发生的巨大变化,不是一条线“往前发展”的变化,而因历史机遇而发生。易村是一个相对封闭而又较为传统的农村社区,但它已经不完全是传统社区研究中的那种封闭静止的、与外界没有任何联系的“小社会”了。这是一个与外界不断加强互动、时时处于变化中且变化不断加快的社会。在易村“再调查”中课题组主要采用的调查方法是问卷调查和访谈法,除此外还有开座谈会、随机访问等。
    关键词:
  • 略论抗战时期云南环湖市县户籍示范工作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抗战时期云南环湖市县户籍示范工作,是由当时南下的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与政府合作进行的一项区域性户籍示范工作。该项工作是由社会科学研究单位提出,并提供学术指导和技术支持,与地方政府密切合作的一项大型社会事项。在重庆举办的各省市户籍主管人员训练班结束后,在云南开展的这项环湖市县户籍示范工作,是全国性现代户籍制度开展的一个地区试点。该项工作由云南环湖市县户籍示范实施委员会领导,在环湖(滇池)一市三县开展。该项工作准备充分,包括工作人员的培训、社会宣传、示范区划分,以及巡查、抽查、数据核实等环节,保证了户籍示范工作的顺利完成。云南环湖市县户籍示范工作,在当年实现了现代社会科学研究单位与政府直接合作开展社会事业工作,在组织和开展社会工作方面积累了经验。但其最基本的价值和意义,是通过开展云南环湖市县户籍示范工作,达到在全省推行,乃至在全国普遍推广。这在逻辑上有合理性,在操作层面上来说是可行的。作为一项大型、全面的工作,这在政策实施上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