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金小红
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个人简介:

女,生于1978年,湖北荆州市人,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社会学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未成年人越轨问题。

    暂无内容
  • “单向度”·“排斥性”:社会约束体系弱化与解构的内在机制——一项关于城市流动越轨未成年人的调查思考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城市流动未成年人越轨行为的大量出现,折射出社会转型期社会约束体系功能的弱化和解体危机。赫希的社会约束理论指出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紧密程度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社会因素。本文在梳理社会约束理论的核心思想和研究进程的基础上,通过对一组有代表性的流动犯罪未成年人的城市生活史的分析,概括社会约束体系功能的弱化与解构机制模型,并指出赫希的理论在本土化语境中运用时需要考虑的宏观社会结构性因素。最后,本文指出,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约束体系功能弱化与解构的逻辑是其“单向度”、“工具理性”与“排斥性”的内在特征,解决途径是彰显“双向度”、“沟通性”和服务性的社会约束体系。
    关键词:
  • 关于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过程机制的调查研究——以社会学越轨理论为视角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本文在对某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青少年犯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从流动与犯罪的角度分析了城市流动青少年犯罪的重要社会成因;并基于对青少年犯罪流动前后的生存状态的调查和分析,运用社会学的越轨理论对其犯罪的动态轨迹及形成机制进行解读。研究显示:流动中所产生的生存风险带来了合法性手段和社会资源的缺失,流动中青少年在情感和规范上对越轨亚文化群体形成依赖,这对其走上犯罪道路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
  • 汶川地震灾后农村社区系统的恢复重建
    出版时间: 2011年01月
    本文介绍了汶川地震灾后农村社区系统的恢复重建,主要包括:一、引言;二、地震后的社区系统:生态环境和生活秩序的破坏与变迁;三、社区系统重建过程:行动主体的重建实践及经验;四、社区系统重建的问题与挑战;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