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操宏均
机构:国家检察官学院
个人简介:

法学博士,国家检察官学院副教授,兼任中国犯罪学学会副秘书长。

    暂无内容
  • 新时代在京外国人犯罪治理对策研究
    出版时间: 2019年05月
    新时代,北京全面谋划并积极打造“首善之区”,但首都地区日益突出的外国人犯罪现象却与之格格不入。这不仅严重影响了首都地区的治安形势,也阻碍了首都地区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的进程。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类犯罪问题,全面把握这类犯罪最新发展动态,立足新时代北京社会治安防控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对等原则,构建应对在京外国人犯罪立体化防控体系。
    关键词:
  • 新时代在京企业人员犯罪治理对策研究
    出版时间: 2020年06月
    在新一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指引下,北京确立了近三年营商环境改革的时间表和“施工图”,但首都地区较为高发的企业人员犯罪现象却与之格格不入。这不仅与党中央确立北京等特大城市率先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的战略部署相违背,也严重影响了首都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社会治安的稳定。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一类犯罪现象,站在国家治理现代化高度,全面把握这类犯罪最新发展动态,立足于新时代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着力点,坚持疏堵并举,构建“政府—企业”合作模式的企业人员犯罪治理体系。
    关键词:
  • 论新时代首都地区群防群治工作创新发展举措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中央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要求,首都地区群防群治工作不断创新,为平安北京建设加油助力,成效明显。然而,新时代社会治理语境下,首都地区群防群治工作显现出了短板。因此,必须立足于新时代北京社会治安防控新任务、新需求,创新群防群治工作,在观念、人员、组织、机制、体制等方面共同推进,促进群防群治力量在新时代平安北京建设中迸发出新的活力。
    关键词:
  • 2015年北京市网络诈骗犯罪的规律分析与治理对策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2015年,北京市网络诈骗犯罪依然呈现高发态势,新型犯罪手法不断涌现,并呈现特有的犯罪时间规律和犯罪组织化的新动向,在犯罪形态上也由单纯的诈骗犯罪转向多重犯罪交织耦合的状况,不仅危害北京社会治安,损害中国国际形象,也侵蚀了社会诚信基石,阻碍社会进步。因此,必须立足于北京实际情况,从构建网络安全的大局出发,运用治理理论,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和个体的各自优势,构建一体化网络诈骗犯罪防控体系。
    关键词:
  • 2020年新时期首都地区性侵未成年人犯罪治理研究
    出版时间: 2021年07月
    当前首都地区性侵未成年人犯罪较为多发,而且出现了诸如犯罪主体多元化、犯罪手段网络化、犯罪潜伏期较长、衍生犯罪较为突出等新特点。这类犯罪不仅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与新时期北京确立的首善标准和建设平安北京的目标存在差距。因此,要立足于当前这类犯罪的最新动向,细化“从严从重从快”的刑事政策,促进性侵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科学、刑事司法公正化,充分利用能动司法弥补立法缺憾和彰显公平正义。
    关键词:
  • 2020年北京市盗窃超市犯罪现象透视与治理对策
    出版时间: 2022年08月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推进,超市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超市购物俨然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从当前北京市盗窃超市犯罪的发生情况来看,这类犯罪属于典型的轻罪,多表现为行为人自助结算时恶意逃单漏单,最终被判处刑罚的也往往因为符合“多次盗窃”,且多处以缓刑附加罚金刑。这类轻型犯罪虽然查处认定并不复杂,也确实与行为人贪小便宜的心理动机密切相关,但同时折射出官方、企业、社会在立体式犯罪防控体系构建中的缺位,信息技术手段在此类犯罪预防中的选择性失灵。治理这类犯罪,重在破除生成犯罪的情境,更要警惕对此类犯罪衍生出的相关不法行为的治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