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常亚慧
机构:陕西师范大学
个人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课程与教学社会学等。

    暂无内容
  • 作为炼金术的数学课程:被铭刻和塑造的儿童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作者检视了基于数学教育政策和K-12学校研究的“炼金术”的标准,讨论了强调“问题解决”、合作和“学习共同体”认同(圣洁化)的科学,以及作为拥有权威知识扩展人类现象领域的科学家,结果是窄化了可能行动的边界和批判思维,而改革则强调“所有孩子”都需要教育公平,“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学模式分离、划定和排斥特殊儿童的参与。
    关键词:
  • 游离在家庭作业中的家校边界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研究发现,在惯习影响下,中上阶层家庭场域的家长倾向于协作培养的教养方式,学生家庭作业表现较好,体现着边界交融;劳工阶层家庭场域的家长倾向于孩子自然成长的教养方式,学生家庭作业问题百态,体现着家校分离。但在交融与分离的样态中,家长的不当参与行动会导致学生的不良表现。因此,我们需要寻求合理的家校边界,开展良性的家校互动,以期形成双赢的家校合作。
    关键词:
  • 固守村校:家校生活绘制的教师空间位移
    出版时间: 2023年04月
    本文以空间理论为基础,用口述史的方法重现从新中国成立到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这一时期乡村教师的空间位移,探索其中隐含的线索和规则。基于乡村教师的主体实践,从空间表征下解读其流动的历程,本文发现,乡村教师的流动轨迹主要围绕乡村内部的家校生活展开,在这种流动历程中,他们凭借制度性身份的完善和集体情感的施展逐渐展开。这种“自我调适”将个体自身的发展嵌套进社会场域中,形成在特定时代下群体认同的空间。
    关键词:
  • 期望与行动:儿童社会跃迁的弱势家庭支持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本文以交叠影响域理论和符号互动论为基础,探究弱势家庭的教育期望与学业参与在支持学生学业表现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长对子女怀有较高的教育期望,并将之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行动,通过在学校场域与家庭场域积极、持续参与子女教育,实现有效的家校互动并建立紧密的亲子互动,进而达成子女学业参与的家庭支持,即弱势家庭积极的学业参与为儿童取得更好的学业表现、实现社会跃迁提供了重要支持。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