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中国网络时代下“社会性死亡”现象的探索研究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我国文化背景下,“社会性死亡事件”可以划分为公正伤害、违背忠孝、玷污圣洁和违反规范四类。四类“社会性死亡事件”均会引发群体对于事件当事人强烈的社会排斥行为,其中,违背忠孝类事件(M=4.18)引发的社会排斥程度最高,其次为公正伤害类(M=4.02)、玷污圣洁类(M=3.90)和违反规范类(M=3.73)。四类“社会性死亡事件”中,不同人群的社会排斥程度存在差异。违反规范类事件和玷污圣洁类事件中,女性群体对事件当事人的排斥程度显著高于男性。公正伤害类事件中,年轻群体(35岁及以下)对事件当事人的排斥程度高于年长群体(36岁及以上)。“社会性死亡事件”引发强烈的道德情绪反应,并进一步影响人们的社会排斥。其中恶心情绪和愤怒情绪对于社会排斥行为的影响突出。同时我们建议:谨慎对待“社会性死亡事件”,降低判断失真的可能性;建设包容的线上线下环境,给当事人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