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黎秀坤
机构:
个人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方向硕士。

    暂无内容
  • 2020~2021年中国网络时代下“社会性死亡”现象的探索研究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我国文化背景下,“社会性死亡事件”可以划分为公正伤害、违背忠孝、玷污圣洁和违反规范四类。四类“社会性死亡事件”均会引发群体对于事件当事人强烈的社会排斥行为,其中,违背忠孝类事件(M=4.18)引发的社会排斥程度最高,其次为公正伤害类(M=4.02)、玷污圣洁类(M=3.90)和违反规范类(M=3.73)。四类“社会性死亡事件”中,不同人群的社会排斥程度存在差异。违反规范类事件和玷污圣洁类事件中,女性群体对事件当事人的排斥程度显著高于男性。公正伤害类事件中,年轻群体(35岁及以下)对事件当事人的排斥程度高于年长群体(36岁及以上)。“社会性死亡事件”引发强烈的道德情绪反应,并进一步影响人们的社会排斥。其中恶心情绪和愤怒情绪对于社会排斥行为的影响突出。同时我们建议:谨慎对待“社会性死亡事件”,降低判断失真的可能性;建设包容的线上线下环境,给当事人提供改过自新的机会。
    关键词:
  • 看见
    出版时间: 2022年12月
    本文记录了黎秀坤从参加培训到实地调查的所见。在经历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内连续五个周末紧张而欢乐的培训后,作者前往北京怀柔展开试调研,经历了第一次被拒访。重庆和潼南的培训和巡访工作中作者体验了当地的市井气和乡土味,与同行同忧同喜的组员们走出了许多共同的记忆,也感受了独居高龄老奶奶的辛酸和乐观,在14天内走过4个村居,完成68份问卷。本文最后,作者写下参与社会调查的感悟,即看见的寓意不仅仅是在“看”,也在于赋予一件事物以意义,访谈和倾听能为受访者带去“被看见”的意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