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李德健
机构:浙江工业大学
个人简介:

法学博士、哲学博士,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浙江工业大学社会法学研究院(民生保障政策法律研究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慈善法、信托法、社会法。

    暂无内容
  • 2020年中国慈善法治发展报告
    出版时间: 2021年12月
    2020年中国慈善法治在制度变革、适用普及与理论研究层面继续往纵深发展。其中,在制度变革层面,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的慈善法执法检查对当前慈善法及配套政策的现有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为后续政策修正或者监管政策的完善提供了指引;与此同时,央地各级慈善法律政策修正也在持续推进之中。在慈善法适用普及层面,本年度关于疫情防控中的慈善捐赠、募捐,以及个案筹款等社会热点问题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对慈善法理解与适用的关注,加深了公众对慈善法在保障与规制慈善事业方面的作用的认识。在慈善法理论研究层面,全国性慈善法学术年会的继续举办以及学界、实务界专家积极为慈善法律政策制定与修正建言献策,为推动国内慈善法研究共同体的形成以及发挥更大的理论引导实践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 从严格管制到多元共治:论当代社会中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逻辑——读俞祖成《社会治理视域中的日本非营利组织》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在迈向当代社会的过程中,非营利组织领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从严格管制到多元共治则是其基本逻辑。该逻辑包括两个相互连通但各有侧重的面向:在非营利组织政府监管上,由严格管制向尊重自治方向转型,使非营利组织得以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组成部分而存在发展;随着非营利组织的自治发展,在公共事业参与上,由政府垄断向多元共治方向转型,使得非营利组织由受动逐渐变为能动,成为实现公共产品优化供给的重要力量。《社会治理视域中的日本非营利组织》一书对日本经验的梳理与总结为非营利组织领域这一发展逻辑提供了系统脚注,也为我国非营利组织领域的政策改革提供了域外镜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修正与配套法制建设
    出版时间: 2024年12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修正是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经由第三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的重要法治举措。此次修法由(全面)修订改为(部分)修正,将社会各界达成共识的一些事项加以规定。其中,重点修正内容是,强化对慈善的公益性特征的保护、系统强化党的领导与政府的监督管理职责、系统完善慈善事业促进措施、完善慈善组织与慈善信托运行制度、系统完善慈善公开募捐制度、新设应急慈善专章来系统完善应急慈善制度以及新增规范个人求助行为的条款等方面。此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修正后,国务院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根据其中的具体条文要求,尽快完成配套法规规章的制定或修改工作,各地也应当实时制定或修改相关的法规政策,从而确保此次慈善法修正中的最新理念与制度规则可以充分贯彻与全面实施,夯实筑牢我国慈善法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