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开发与环境困局:清以降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变迁的原因探析
出版时间: 2022年09月
清以降,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变迁与国家政策、区域文化、生产生活方式、人口变化、物种更迭之间关系紧密。清及清以前,西双版纳热带雨林依托“竜林”信仰以及“刀耕火种”“狩猎采集”的生计方式,得到有序管理与持续保护。清末至民国时期,随着经济作物的规模引种和推广,林地中的大部分本土物种被新物种取代,外来移民的增加以及社会的无序化扩张加剧了热带雨林资源的消耗。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破坏与保护并行。20世纪50~80年代,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现象突出,橡胶大规模种植导致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严重失衡。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的变迁受近代化、现代化、全球化的影响,致使地方生态环境急剧变迁,亟待重塑热带雨林生态文化,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