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伍国勇
机构:贵州大学
个人简介:

贵州大学教授,管理学博士,中国城乡经济研究会常务理事,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中国喀斯特地区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副院长。长期从事农业生态经济、贫困问题、农村与区域发展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等出版著作7部,在《农村经济》《经济问题》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主持各类研究课题10多项;2011年获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年获贵州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全国农林经济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年获得贵州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三等奖。

    暂无内容
  • 背景篇|问题中的“三社联建”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本文介绍了问题中的“三社联建”的背景。首先对农民合作社的内涵及功能定位进行简单分析,包括农民合作社的权威定义、农民合作社的表述变迁以及农民合作社的功能定位,进一步提出农民合作社在乡村振兴中具有整合社会资源、优化要素配置、推动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等系列功能。现阶段农民合作社面临着的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效益转型的现实要求,因而对榕江县农民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阶段性问题进行剖析。
    关键词:
  • 改革篇|政策中的“三社联建”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本文介绍了政策中的“三社联建”。榕江县的“三社联建”改革以促进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信社+合作社”和“供销社+合作社”双线共进为推进模式,以产业指导、财务指导、农资指导、销售指导“四员指导”为主要内容,将生产、供销、信用三大功能集于一体,实现了农业发展的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政策支持、产业集聚等。榕江县“三社联建”改革成效显著,破解了农业生产组织化、农民经营市场化和农村金融普惠化难题,加快了要素流动、发展转变、制度完善、一二三产融合“四个推进”,助推了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
    关键词:
  • 案例篇|实践中的“三社联建”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本文介绍了“三社联建”助推产业发展的诸多案例,通过对案例背景、案例描述、案例总结来分析三社联建的作用。包括德善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改革促进香菇产业发展、泰如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改革通过“三社联建”助推板蓝根产业发展、阳光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改革通过“三社联建”助推蔬菜产业发展、两汪青白茶产业发展改革通过“三社联建”助推茶产业发展、惠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改革通过“三社联建”助推百香果产业发展。
    关键词:
  • 媒体篇|媒体中的“三社联建”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本文介绍了媒体中的“三社联建”。多数合作社成“鸡肋”“两大员”破解“两大难”,相关人员对农信社与合作社的“社社联建”展开调查,发现产业与账目两不清问题突出,“社社联建”两大员破解两大难,互助共赢的同时形成“鲶鱼效应”,通过“合作社+农信社”建产业发展共同体,“社社联建”也成为激活农村产业发展的“金钥匙”。
    关键词:
  • 观点篇|学术中的“三社联建”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本文为学术中的“三社联建”的集中探讨。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产生与发展既有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影响,也有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推动,是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共同影响的产物。“三社联建”的实践表明,其对于规范合作社的运营,提升合作社的综合能力具有明显作用。本文研究了管理学视域下“三社联建“的协同治理对榕江产业发展的推进,分析了“社社联建”作用背后榕江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功的经济逻辑,缕清了“三社联建”对供销合作社发展历史脉络及地方实践路径的影响,并进一步思考“三社联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有何创新路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榕江实践”何以通过“社社联建”发展等问题。
    关键词:
  • 三社联建与乡村振兴研究附录
    出版时间: 2022年11月
    本文为三社联建与乡村振兴研究附录,内容包括在榕江县“社社(行)联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社社(行)联建”工作手册、“社社(行)联建”调研报告等。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