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沙涛
机构: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
个人简介:

管理学博士,现任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董事会主席,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方面具有丰富的管理及行政经验,长期从事绿色产业投资、绿色产业战略规划、绿色产业资源转化利用等方面工作。

  • 中国碳中和发展报告(2023)
    中国林业生态发展促进会中国碳中和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著 ; 沙涛 李群 于法稳 主编 ; 刘基伟刘涛 姜冬梅 副主编 ; 潘家华 顾问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本书总报告分析了全球碳中和的最新进展,总结了现存的问题及机遇,并依据最新统计数据对中国碳中和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中国碳中和发展指数从2001年的164.95波动上升至2020年的188.34,其中,中国绿色能源指数、中国绿色交通指数和中国生态碳汇指数显著提升。本书分报告共有六个部分。指数篇,根据《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的“碳达峰十大行动”,并结合远景目标,从多个维度选取具体指标数据,建立衡量碳达峰、碳中和的地区目标达成情况的指标体系,2020年省际碳中和发展指数均值为6.08,超过均值的地区有14个。战略篇,聚焦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议题,阐述了“双碳”目标与生态文明建设在价值追求上具有一致性、在实现逻辑上相互契合,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深入分析了多能互补协同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能源结构优化对实现“双碳”目标的现实意义。同时,根据“方针—技术—机制—合作”路径体系与时空布局提出了支持以技术创新为导向,实现有序转变的系统性方案。科技篇,聚焦第二代区块链技术,探讨了智能合约技术和NFT技术在碳交易和碳资产管理中的作用;归纳总结了绿色低碳技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路径,研究了现阶段绿色低碳技术的发展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并针对现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碳库篇,第一,以黄河流域为例,将城市分为碳汇示范试点、综合示范试点和生态岛示范试点三个层次探讨绿色碳库在实现碳中和过程中的方法学以及可借鉴的经验。第二,为森林碳库建设总结了做法与模式,提出了科学推进绿化保护、提升森林碳汇能力、持续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森林碳库保障、健全交易补偿机制等建议。第三,对完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提出了建议,对碳排放权属性及税收问题进行了研究。第四,提出了中国碳市场建设基本路径。路径篇,围绕农业农村碳中和与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两者的内在关系及协同推进的现实困境展开了探讨;结合中国工业、建筑、交通领域碳排放现状与相关政策目标,分析了三大领域低碳转型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在分析国内外甲烷减排政策与标准、甲烷排放特点与减排技术措施的基础上,研究了甲烷减排促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路径。针对中国仍面临未形成全面支撑实现碳中和的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和产业均衡发展体系、碳中和目标下能源科技发展缺少战略规划和跨机构协调的现状,针对动能转换、完善绿色发展的新要求,提出了在顶层设计、新能源科技创新、人才和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数字经济,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等建议。围绕民航减排,从关于碳减排的协议、法律、政策及实践方面,提出民航业的碳减排体系框架。案例篇,总结国内外企业推进碳中和的布局和实践经验,归纳海南、粤港澳大湾区、武汉、北京等地区在推进碳中和方面的做法与模式,为成功经验的推广做出可行性分析。
  • 中国碳中和发展状况分析与评价
    出版时间: 2023年07月
    中国碳中和发展指数从2001年的164.95波动上升至2020年的188.34,中国碳中和进程仍然处于低速发展状态。从分指标看,2001~2020年中国绿色能源指数、中国绿色交通指数和中国生态碳汇指数得到了显著提升。此外,在深化碳中和政策、积极推进“双碳”行动、积极推动新能源建设以及规范碳金融行业发展的交织影响下,相比于2019年,2020年的中国碳中和发展指数、中国减碳指数、中国绿色能源指数有明显提升。通过分析中国碳中和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机遇及发展趋势,本报告提出加快碳核算相关制度建设、平衡生态固碳和粮食安全、推动CCUS等关键技术进步、加快碳交易市场发展等建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