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作者列表 > 详情
杨凡
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
个人简介:

理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长江经济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

    暂无内容
  • 长三角创新驱动力空间分布研究
    出版时间: 2023年10月
    通过构建长三角城市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标评价体系,并基于AHP-EVM模型设置主客观综合指标权重,得到科技创新驱动力综合指数,包含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载体、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绩效4个专项指数以及10个二级指标得分,全面、系统地评价了长三角41个城市的科技创新驱动力,并从创新雁阵空间角度对城市进行了分类,同时进一步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的进步率情况。结果表明,长三角科技创新驱动力存在较大地区间差异,即使是头雁城市、支点城市与节点城市之间,在创新投入、创新载体、创新产出三大维度上,也存在比较明显的数值差,因此这些高等级城市具有突出的科技创新驱动力优势且存在累积循环效应。为此,要发挥重点城市的创新集聚优势,打造强劲活跃的创新雁阵和创新共同体。
    关键词:
  • 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数报告(2022~2023)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标评价体系,并基于AHP-EVM模型设置主客观综合指标权重,得到科技创新驱动力综合指数,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载体、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绩效4个专项指数,以及10个二级指标得分,全面、系统地评价了长江经济带110个城市的科技创新驱动力,并分析了近五年来的指数进步率。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科技创新驱动力存在较大地区间差异,各城市在创新驱动力的进步指数上也颇有成就,并呈现协调发展趋势。因此,要发挥头部城市的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带动其他城市产业链升级,打造强劲活跃的创新雁阵。
    关键词:
  • 2022~2023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分析与展望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2022年新冠疫情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极大冲击,但各省市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体现出强大韧性。本报告基于2022年长三角经济发展概况、动能,结合城市维度的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长三角地区经济在经历疫情冲击后回稳向好,活力不断增强,但区域内各省市差距依旧存在;投资稳定增长,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成绩亮眼;消费市场有待提振,线上消费表现突出。此外,简要回顾了五年来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
  • 长三角地区科技创新驱动力指数报告(2023)
    出版时间: 2024年03月
    通过构建长三角城市科技创新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AHP-EVM模型设置主客观综合指标权重,得到科技创新驱动力综合指数,包含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载体、科技创新产出、科技创新绩效4个专项指数及10个二级指标得分,全面、系统地评价了长三角41个城市的科技创新驱动力,并从创新雁阵空间角度对城市进行了分类,同时进一步分析了长三角城市群科技创新驱动力的进步率情况。结果表明,长三角科技创新驱动力存在较大地区间差异,各城市在创新驱动力的进步指数上也颇有成就。其中,上海的科技创新绩效进步程度比较突出,说明上海近年来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明显,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为提升创新绩效作出了很大贡献。因此,要发挥头雁城市、重要支点城市的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带动其他城市产业链升级,打造强劲活跃的创新雁阵和创新共同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