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大众创业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挑战

作者:
纪雯雯 赖德胜
出版日期:
2016年9月
报告页数:
16页
报告字数:
13407字
所属图书:
中国劳动保障发展报告(2016)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就业表现稳中有进,这得益于创业带动就业。“第四次创业浪潮”中的大众创业强调以网络为依托,“互联网+”传统产业模式,一方面,通过新业态和互联网平台的创立,加速传统产业的升级,新增了就业岗位;另一方面,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渗透,带来就业形式的灵活化、就业时间的弹性化、雇佣关系的多样化,进而对传统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形成挑战。诸如滴滴打车、优步(Uber)等带来更多工作岗位和兼职机会,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创业企业却无法为这种非正规就业状态下的劳动者提供安全的用工保障。同时,在国家法律和工会政策方面,也缺乏有利于用工企业、中介平台以及劳动者三方的利益的法律和机制保障。以《劳动合同法》为基础的传统劳动关系,和以集体协商机制为重点的法治推进,均难以有效管理互联网时代复杂多样、自由松散的劳动关系,为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提出新的挑战。

关键词:

协调机制新型劳动关系大众创业互联网平台共享经济

作者简介:

纪雯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劳动关系,教育与劳动力市场。

赖德胜:经济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劳动力市场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劳动力市场、收入分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科学教育分会副会长、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等。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霍英东基金青年教师奖(研究类)二等奖、北京市“五四”奖章等,并入选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文章目录
我国劳动关系现状及特征
  • 1.劳动争议数量仍处高位
  • 2.劳动关系协调以和谐共赢为主要目标
  • 3.创业带动就业,重塑劳动关系
  • 4.劳动关系类型多元化,协调难度不断增加
大众创业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挑战
  • 1.大众创业过程中劳动关系的新变化
  • 2.大众创业对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挑战
以网络预约出租车为例
  • 1.网络预约出租车的就业效应
  • 2.网络预约出租车的用工模式
  • 3.网络预约出租车的劳动关系
·如何应对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