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2009年榆林文化发展报告
作者:
许定国
出版日期:
2010年8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3127字
所属图书:
榆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08.361-375
石英
付永洲
胡志强
杨辽
杨尚勤
摘要:
2009年,围绕建设特色文化大市,榆林市委市政府从文化投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型文化活动、旅游资源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多方面,加大力度推进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取得了不凡的成绩。本报告以2009年为线索,系统梳理当年度榆林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客观分析榆林文化建设的成绩与制约因素,并对2010年榆林文化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发展
文化产业
文化事业
榆林
作者简介:
许定国: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与文化体制改革、红色文化。
相关报告
2009年榆林县域经济及南北协调发展研究
2018年澳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报告(2018)
恩施州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扬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从边塞重镇到现代能源新都的跨越(代序)
2009~2010年榆林社会形势分析与展望
2009年榆林社会治安形势分析与预测
榆林城乡居民收入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榆林佛教、道教历史文化资源的当代价值与旅游文化资源开发
文章目录
2009年榆林文化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重视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全方位的文化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二)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加大,区域文化合作进一步加强
(三)“数字榆林”建设工程深入实施,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
(四)“书香榆林”建设深入人心,全民读书蔚然成风
(五)深入开发本地文化旅游资源,着力打造重点旅游景区和旅游项目
(六)榆林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断加大
现阶段榆林文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一)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投入的资金有限,文化消费需求不旺
(二)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率偏低,产业各门类发展不平衡,产业之间协作配套程度低
(三)榆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体系薄弱,农村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未能得到很好满足
(四)文化旅游业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旅游业的经济效益不高
2010年榆林文化发展的趋势预测与对策建议
(一)继续加强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二)深化榆林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基层文化单位活力
(三)继续深入推进“书香榆林”建设,使读书学习活动长效化
(四)以文化旅游业为突破口,继续实施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战略,深入开发榆林的红色旅游资源,盘活、整合榆林境内的宗教旅游资源
(五)以立体开发为原则,实现榆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的全面互动
(六)制定榆林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政策法规,着力培育榆林文化市场,大力扶持本地文化企业,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
(七)密切关注新兴文化业态的发展趋势,注重网络和广电系统的技术升级
(八)优化榆林文艺人才结构,加强榆林文化队伍建设
(九)充分发挥多元载体的文化传播作用,加强榆林文化的宣传与交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