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推进志愿服务常规化的重要举措,广州社区志愿服务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组织在数量、类型、层次、资金投入、参与人数等方面均呈增长之势。依托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共青团、义工联以及民间公益组织这四类实践载体,社区志愿服务基本形成了“社志联动、多元参与”的广州经验。不过,在运作体系上,社区志愿服务的法规政策和宣传方式仍有待完善;在运作机制上,社志联动机制以及服务的精细化、品牌化、网络化建设水平仍有待优化。今后,广州将继续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完善推进模式、提升服务品质等多种方式,不断促进社区志愿服务的健康发展。
常态化社区志愿服务社志联动
雷杰: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社会政策方向博士。现为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中心副主任,英国巴斯大学社会及政策科学系客座研究员,瑞典哥德堡大学社会工作系Linnaeus-Palme访问学者,台北大学社会工作系访问学者,广东省民政厅“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专家委员会”成员。
黄婉怡: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中心客座研究专员、中山大学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助理、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福利哲学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