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基于《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下的北京市劳务派遣用工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以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O)为例

作者:
乔健 崔天译 李楚唯 冯阳
出版日期:
2015年12月
报告页数:
13页
报告字数:
10178字
所属图书:
劳动与发展(2014)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劳务派遣的发展与全球化和信息通信技术迅速发展、生产和雇用关系越来越灵活化和非正规化的趋势密不可分。2013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给劳务派遣单位戴上了紧箍咒,对用工单位也有了具体、明确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劳务派遣的准入门槛提高,对临时性、替代性、辅助性进一步明确,控制用工比例以及强调同工同酬等。

用工单位和派遣单位为应对五项新政,所采取的策略大体分为五个方面:留用一批、辞退一批、转正一批、外包一批、非全日制化一批。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亟待解决:同工同酬问题仍没得到解决;企业仍考虑用工成本和风险,派遣转直雇比例依旧很低;外包形式扩大化之后出现了新问题;派遣员工的法律知识水平和工会意识仍旧很低等。

本文基于对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FESCO)的访谈与调查,描述了《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下的劳务派遣实施现状,阐明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力图为首都实现劳务派遣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提出现实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劳务派遣人力资源外包《劳动合同法(修正案)》

作者简介:

乔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办公室) 处长,副教授。

崔天译:

李楚唯:

冯阳:国家税务总局青海省税务局税收经济分析处三级主任科员,研究方向为财税经济。

文章目录
劳务派遣的研究现状
  • (一)《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实施的效果
  • (二)《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出现的问题
  • (三)《劳动合同法(修正案)》下企业可能采取的对策
  • (四)“过渡期”有关调整劳务派遣用工的问题
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 (一)同工同酬仍未解决
  • (二)企业考虑用工成本和风险,派遣转直雇比例依旧很低
  • (三)外包形式扩大化之后出现的新问题
  • (四)派遣员工的法律知识水平和工会意识依旧很低
  • (五)主要现象原因分析
对相关劳务派遣问题的几点对策建议
  • (一)政府的措施
  • (二)企业的措施
  • (三)劳动者加强相关法律知识和制度的学习,提高维权能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