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以为,对于中国的民族理论、民族政治制度、民族事务治理体系的研究,需要纳入比较视角进行深度的阐释,一是将其与世界现代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与现代政治制度的建设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二是对这一理论、制度和治理模式的民族内生性进行研究,从这两个方面,揭示其价值、历史正当性和对现代族际政治文明的贡献。在近年的研究中,笔者致力于对中国的民族理论与政治进行哲学、政治学的研究、阐释,包括族际政治文明视角下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研究、多民族国家建构中民族身份形成研究、民族政治视角下中国亚层次民族概念及其英文翻译的研究、中国的民族权利保护和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研究等。简而言之,中国的民族理论与政治符合现代政治文明趋势,符合现代国家制度建设、政治治理的规律,具有一定的政治文明的价值普适性;同时,其本身又是尊重历史与国情的、具有内生性的理论、制度和道路。中国民族理论、制度的创新、实践的探索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曲折中发展,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例如,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随着社会的发展,民族问题和民族事务的应对也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要充分树立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要坚持既有的中国族际政治文明的基本价值理念;同时,还要完善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民族事务治理的法治化与现代化,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国的民族理论和政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实现各民族人民“中国梦”的重要保证,同时,也将继续为世界范围内族际政治文明的发展、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和民族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价值、理念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