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青海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态势分析
作者:
肖莉
出版日期:
2013年2月
报告页数:
10页
报告字数:
8075字
所属图书:
2013年青海经济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02.222-231
苏海红
孙发平
赵宗福
摘要:
党的十八大特别强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本文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相互关系入手,分析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加强创新社会管理不仅是巩固党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青海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推进“四个发展”的重要动力。总结了青海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成效、面临的挑战,提出青海加强创新社会管理需坚持“四个结合”,即坚持社会管理与解决百姓现实问题相结合,与公共服务相结合,与维护社会公正相结合,与健全体制机制相结合。
关键词:
社会管理
改善民生
科技创新管理
作者简介:
肖莉: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应用社会学。
相关报告
走向民生为重的社会建设——2012~2013年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青海社会管理创新面临的形势及对策建议
中国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07~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总报告
有效应对:舆情客体的责任与举措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效应及公平性评价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国情调研项目支持的五个省区市(内蒙古、河南、福建、陕西和重庆)近2000份问卷调查资料。宋娟、张奎力、高和荣、高文书、刘琴分别组织完成了上述五地的问卷调查,并撰写?
继续开创新青海建设新局面
努力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和谐社会与改善民生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2006~2007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总报告
青海物价运行态势分析与展望
强化斗争精神 防控重大风险 全面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水平
文章目录
青海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紧迫性及必要性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是缩小地区差距实现青海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
(四)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加强创新社会管理是青海推进“四个发展”的重要动力
青海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运行形势
(一)青海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加强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成效
(二)青海保障和改善民生与加强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形势
青海加强创新社会管理需坚持“四个结合”
(一)社会管理要与解决百姓现实问题相结合
(二)社会管理与推进政府公共服务相结合
(三)社会管理与维护社会公正相结合
(四)社会管理与健全体制机制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