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一国两制”与澳门文学的文化自信

作者:
李观鼎 刘群伟
出版日期:
2018年12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1157字
所属图书:
改革开放与澳门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澳门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年,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其伟大进程和辉煌成就,全面鼓舞并引领着澳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在澳门人的心理上形成了一种与国家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民族认同感,大大提升和深化了“爱国爱澳”的价值观和家国情怀。本文从文化自信的角度,回望“一国两制”的践行推动澳门文学发展的历程及其呈现的个性和特点,由此说明改革开放40年对澳门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之一“斑”。

关键词:

文化自信澳门文学“一国两制”

作者简介:

李观鼎:原籍四川长寿,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1980年代中期定居澳门。现职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顾问、政府文化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澳门笔会理事长、澳门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曾任澳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教学与研究活动,尤擅长于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主要著作有《论澳门文学批评》、《文苑春雨》、《诗歌美学》、《古典文学作品选》、《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边鼓集》等。2004年获颁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功绩勋章。

刘群伟: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当代文学、创意文化写作、澳门学。

文章目录
·澳门文学生态环境的优化
·澳门文学文化自信的建立
·澳门文学形象的建构
“澳门文学形象”成型的几个标志
  • (一)形成了一个自觉从事文学书写的群落
  • (二)建立了澳门第一个作家组织“笔会”
  • (三)出版了一套“澳门文学丛书”
  • (四)举办了一个“澳门文学奖”
  • (五)有了一个纯文学的版面《镜海》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