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分析

作者:
张文娟
出版日期:
2017年7月
报告页数:
19页
报告字数:
14572字
所属图书:
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国的老龄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居家养老全面推进,社区养老网络普遍建立,养老机构迅速发展。但是,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高龄老人、空巢老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日益增多,老年人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存在与新形势和新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为了适应新形势,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中国迫切需要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然而,如何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尚无经验可以借鉴。因此,需要加强对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研究,为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工作提供依据。
关键词:

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社区养老养老机构社会养老

作者简介:

张文娟: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管理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印治理比较、民间组织发展、儿童权利方面的研究。

文章目录
·社会背景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养老服务
  • (二)社会养老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内涵
  • (一)政策表述
  • (二)概念界定
  • (三)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划分
中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脉络
  • (一)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期:以家庭为主的养老服务体系
  • (二)20世纪80年代到1999年:政府责任收缩,家庭独担养老服务阶段
  • (三)2000年至2012年:政府主导养老服务体系化建设阶段
  • (四)2013年至今:政府创新养老服务供给方式、提高养老服务质量阶段
建设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意义
  • (一)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家庭和社会地位
  • (三)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助于促进家庭的和谐
  • (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能极大地推进服务产业的发展
  • (五)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促进了社会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相关理念
  • (一)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机制——“共担·互补·协调”
  • (二)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
建设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 (一)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社会和人口发展的必然要求
  • (二)计划生育政策使建设和完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更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