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福建省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
福建省妇联
出版日期:
2013年10月
报告页数:
30页
报告字数:
26560字
所属图书:
维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报告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长期以来,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受侵害的现象不仅客观存在,且具有一定普遍性。2005年至2010年上半年,福建省各级妇联组织共受理涉及妇女土地权益的信访1014件,其中福州、南平地区的信访数量尤为突出。由于城市化进程和土地增值后的利益驱动,以往某些隐性的侵犯妇女土地权益的问题正在逐渐显露,妇女土地权益争议数量在上升,权益受侵害之程度有所加剧。包括妇女土地权益纠纷在内的土地争议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福建省开展全面调研,了解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的现状和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探索保障妇女土地权益的制度和措施极为重要。本课题组接受福建省妇女联合会委托,于2010年1~9月承担“福建省妇女土地权益保护研究”项目。课题组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访谈、案例分析、文献分析等方式。问卷调查以福州、厦门、龙岩、泉州、漳州、莆田、宁德、南平、三明9个市为调查地点,对象为农村居民,共回收247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2444份,无效问卷29份;其中男性726人,女性1718人。实地访谈在福州和南平两地进行,访谈对象包括妇女工作者、村干部和普通村民。此外,在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的大力协助下,课题组还对搜集到的数十份村规民约进行了统计和分析。通过实证研究,探讨福建省农村妇女土地权益保障的现实状况,检验现行农村土地承包立法、政策的实践效果,指出当前妇女土地权益保障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度缺陷,揭示其深层次原因,最终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改进方案和政策措施。

关键词:

福建省土地权益农村妇女

作者简介:

福建省妇联:

文章目录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主要类型
  • (一)外嫁女在土地承包时容易遭遇“两头落空”
  • (二)妇女因婚姻状况变动而分割承包地的要求难以实现
  • (三)妇女在征地补偿利益分配中遭受严重歧视
  • (四)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存在性别不平等
  • (五)妇女宅基地使用权未受到充分保护
  • (六)外嫁女的子女因母亲身份在土地权益方面受到不公正待遇
  • (七)随母生活的非婚生子女的集体成员资格及其土地权益受到歧视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的原因
  • (一)受男尊女卑的家事习俗影响
  • (二)妇女在土地利益分配中受到排斥
  •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尚无统一认定标准
  • (四)村规民约有关土地权益的规定与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
  • (五)村民自治欠缺引导和监督
  • (六)现行土地法律与政策存在性别盲点
  • (七)妇女在村级事务管理和决策中发挥的作用有限
  • (八)对受侵害的妇女土地权益之行政救济不充分
  • (九)针对妇女土地权益的司法救济不足
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对策和建议
  • (一)制定《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办法
  • (二)建立对村民自治的指导、监督和纠错机制
  • (三)保障妇女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和决策
  • (四)完善对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行政救济机制
  • (五)发挥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作用
  • (六)完善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司法救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