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红紫拱”探微

作者:
王桓基
出版日期:
2010年1月
报告页数:
2页
报告字数:
539字
所属图书:
客家地名文化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红紫拱,原名红紫塜,在平川镇西厢村砦角路。地名最先出现在《武平县志·塜墓》中:“元县尹李实墓城西红紫塜。”后在武平民国县志主编丘荷公的《南武赘谭》中亦云:“元二县尹皆有墓在武,一为魏侃夫,一为李实,子孙皆居于武。……据其《氏族稿》云,在任十三年,以官为家,后人即宅立祠,墓在西门外红紫塜。”再查《武平县志·官师表》:“李实,字伯英,汴人。令武平,平易近民。时邑制草创,学舍颓圮,士弦诵久辍,实捐俸修葺,加以作兴,事载学碑。”由此可知,早在元朝,时令武平的李实,在邑制草创初期,百业待兴之际,捐出薪俸修缮校舍,为武平兴学育才作出了巨大贡献,“事载学碑”,确实值得大书特书,彪炳史册。那么,其“墓在西门外红紫塜”,也就为后人留下的唯一纪念标志了。

关键词:

作者简介:

王桓基: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