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知乎社会化问答社区构建的民间舆论场

作者:
出版日期:
2019年5月
报告页数:
31页
报告字数:
25549字
所属图书:
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9)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1992年国内学者项德生首次将“场”的概念引入舆论研究,将舆论场定义为“特定的舆论主客体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强度和能量的时空范围”70490470。之后,学者刘建明在《社会舆论原理》一书中将舆论场定义为“包括若干相互刺激的因素,使许多人形成共同意见的时空环境”,并论证了舆论场的三个关键要素:人员密度和交往频率、社会环境的开放度和空间的渲染物。70490471同一空间人们的相邻密度与交往频率较高、空间的开放度较大,空间的感染力或程度较强,便可能在这一空间形成舆论场。无数个人的意见在“场”的作用下,经过多方面的交流、协调、组合、扬弃,会比一般环境下形成舆论场的速度要快,并有加速蔓延的趋势。开放的、公开平等而自由讨论的地方,是促成舆论形成和变动的重要空间。70490472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在《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一文中率先将现实生活中的舆论场划分为两个不完全重合的“媒体舆论场”及“口头舆论场”,前者源于主流媒体的着力打造,后者来自人民群众的议论。70490473换言之,一个是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主流媒体舆论场,即官方舆论场;另一个是依托于口耳相传特别是互联网的民间舆论场,人们在微博、BBS、QQ上议论时事,针砭社会,评论政府的公共管理。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70490474

随着一个与传统社会不同又对现实社会产生巨大影响的网络时代的来临,人们以虚拟互联的方式在其中展开活动并形成社会关系,人人都可以最大限度地脱离现实社会中的管制与束缚,以互联网为平台,自由表达个人思想观念及利益诉求,网络舆论场成为热门话题。2010年,学者余秀才参考西方关于“场”的研究成果对“网络舆论场”做出界定,认为网络舆论场融合了新媒介场、心理场、社会场,是一个复杂而非单一的时空结构。民间舆论场在网络平台上获得了更多的生存和发展。

关键词:

社区构建知乎社会化问答民间舆论场

作者简介:
文章目录
社会化问答社区是知乎的基础及核心
  • 1.知识付费
  • 2.社会化问答社区
  • 3.衍生产品
知乎社会化问答社区形成民间舆论场
  • 1.舆论主体平等、专业且互动频繁
  • 2.舆论议题紧追热点且广泛涉及公共事务
  • 3.载体功能相对理性、认真、友好
知乎社会化问答社区形成的民间舆论场与其他舆论场的共振
  • 1.第一阶段:知乎提问寻求帮助,知友回应形成共识
  • 2.第二阶段:话题进入大众舆论议程,推动社会变革
  • 3.第三阶段:形成网络公共领域,产生舆论共振
知乎社会化问答社区的核心价值
  • 1.引领舆论
  • 2.培育公民精神
知乎社会化问答社区能构建民间舆论场的外部原因
  • 1.网络环境
  • 2.社会环境
  • 3.网民心理
几个担忧
  • 1.娱乐化
  • 2.商业化
  • 3.情绪化
  • 4.群体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