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与基础
作者:
夏永祥
陈俊梁
出版日期:
2017年6月
报告页数:
18页
报告字数:
16408字
所属图书:
城乡一体化发展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06.17-34
夏永祥
陈俊梁
摘要:
苏州市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在全国城乡关系演变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而本文首先针对全国城乡关系的演变过程进行了介绍。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城乡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差距扩大、差距趋向缩小、差距急剧扩大和统筹与协调发展四个阶段,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产业失衡与空间失衡、户口划分与逆城镇化、政府推动与市场失灵以及资源分割与收入失调等。从这一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城乡关系是我国各种利益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国家政策则是影响城乡关系的首要因素,我国应同步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通过提高农业经营规模、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来缩小城乡差距。
关键词:
苏州
城乡关系
演进轨迹
作者简介:
夏永祥:
陈俊梁:
相关报告
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与测度
太仓坚持以实现社会现代化为目标,使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成为实现“第二个率先”的核心任务
苏州行业协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苏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文件选录
财政管理体制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城乡的纠结:国家现代化绕不开的一道门槛
性别、阶级与城乡重合的身份和社会流动——以小型餐饮业为例的研究
2005年中国农民发展报告
就地城市化:全球化背景下的城乡关系
“自理口粮”户籍群体产生的社会背景与地理空间
文章目录
我国城乡关系的演进轨迹
(一)1949~1978年:城乡差距扩大
(二)1979~1985年:城乡差距趋向缩小
(三)1986~2002年:城乡差距急剧扩大
(四)2003年以来: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
城乡关系的多重失衡
(一)产业失衡与空间失衡
(二)户口划分与逆城镇化
(三)政府推动与市场失灵
(四)资源分割与收入失调
走向城乡一体化发展之路
(一)城乡关系是我国各种利益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三农”问题是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首要问题
(二)国家政策是影响城乡关系的首要因素,纠正城市偏向是国家政策调整的首要问题
(三)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要同步推进,城乡要实现一体化发展
(四)提高农业经营规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条件,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