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从“住有所居”到“居有所得”: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对获得感的影响

作者:
陈忱 吴菲 ChenChen FeiWu
出版日期:
2021年3月
报告页数:
25页
报告字数:
25181字
所属图书:
社会学刊(第4期)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作为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会显著影响个人的主观幸福感和阶层认同。本文检验了住房对另一重要福祉指标——获得感的影响,使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 2016)数据,考察了住房多个维度的特征对我国城镇居民获得感的影响。基于多元回归模型的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主要发现:(1)住房获得收益对获得感有促进效应:拥有自有住房、多套住房会显著提高个人获得感;房价越高获得个人感越高;住房的居住环境和体验越好,个人获得感越高;(2)住房获得成本对获得感的影响根据来源呈现异质性:使用个人储蓄或以房屋置换方式买房所花费金额越高,个人获得感越高;银行房贷和亲友赠予房款对获得感无显著影响;亲友借出房款金额越高,个人获得感越低。

关键词:

住房不平等获得感主观福祉住房市场化改革住房负债

作者简介:

陈忱:陈忱,浙江工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副研究员,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吴菲:吴菲(通讯作者),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

ChenChen:

FeiWu:

文章目录
·引言
文献综述
  • (一)获得感:内涵辨析、测量探索及影响因素
  • (二)我国的住房市场化改革及住房不平等
  • (三)住房对社会心态的影响:主观幸福感及阶层认同
研究设计
  • (一)数据来源
  • (二)研究变量
  • (三)研究框架
研究发现
  • (一)单变量统计描述
  • (二)住房获得收益对获得感的影响
  • (三)住房获得成本对获得感的影响
·结论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