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0年国有企业反腐败存在的困难、问题与治理

作者:
广东省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学会、广东省铁投集团纪委联合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21年5月
报告页数:
33页
报告字数:
27324字
所属图书: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1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反腐败成效斐然。但在推进反腐败工作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固有的体制机制带来的反腐败困境,如同级监督牵挈多、监督手段有限、制度建设滞后、激励机制不到位等问题也暴露无遗,这其中有监督合力、制度刚性、经济激励等方面的原因,也有腐败预防、内控治理等方面的原因。如何加强新时代国有企业反腐败治理体系建设,本文以广东省管企业反腐败治理的具体实践,提出了“六个有机结合”,即政治监督与经济监督有机结合、主责监督与专责监督有机结合、纪检监督与全员监督有机结合、预防腐败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监督执纪与公司治理有机结合,全方位发挥国有企业各要素的监督作用,以推进国有企业构建有效管用的反腐败科学治理体系。

关键词:

反腐败国有企业困境治理

作者简介:

广东省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学会、广东省铁投集团纪委联合课题组:课题组组长:王松强,广东省铁投集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监察专员。课题组成员:袁惠军,广东省铁投集团纪委副书记、纪检监察室主任;罗星明,广东省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学会副秘书长;叶君谊,广东省铁投集团纪检监察室副主任;谌华,广东省铁投集团纪检监察员;张承钧,广东省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学会秘书长助理。

文章目录
当前国有企业反腐败的体制机制困境
  • (一)同级监督牵挈多,使反腐败的一些制度难以落地
  • (二)激励机制不到位,使企业一些高层廉洁意识不强
  • (三)制度建设滞后,反腐败与国企深化改革呈现“两张皮”
  • (四)公司治理复杂,使反腐败监督难以形成有效合力
  • (五)监督手段有限,使预防腐败工作开展难度较大
  • (六)队伍素质不高,使反腐败的高压威慑力彰显不够
制约国有企业反腐败成效实现的原因
  • (一)过于强调专责监督,全员监督作用发挥不够
  • (二)过于强调荣誉激励,经济激励作用发挥不够
  • (三)过于强调制度设计,制度执行力不够
  • (四)过于强调惩治威慑,预防腐败作用发挥不够
  • (五)过于强调外部监督,内控治理作用发挥不够
  • (六)过于强调行政管理,廉洁文化作用发挥不够
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构建反腐败治理体系的轨迹
  • (一)坚持将“两个责任”做实落细,为构建国企反腐败治理体系提供了基本框架
  • (二)坚持小切口推动大变局,为构建国企反腐败治理体系提供了有效路径
  • (三)坚持与时俱进的理念,为构建国企反腐败治理体系提供了制度遵循
  • (四)坚持反腐败无禁区、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打,为构建国企反腐败治理体系形成了压倒性态势
  • (五)坚持做好四种形态,强化预防腐败理念,为构建国企反腐败治理体系提供了策略支持
  • (六)坚持先治标再治本,最后实现标本兼治,为构建国企反腐败治理体系提出了目标要求
新时代国有企业反腐败治理体系建设策略
  • (一)政治监督与经济监督有机结合,发挥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的专责监督作用
  • (二)主责监督与专责监督有机结合,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作用
  • (三)纪检监督与全员监督有机结合,发挥企业业务部门的职能监督作用
  • (四)预防腐败与制度建设有机结合,发挥业务制度在预防工作中的把关作用
  • (五)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有机结合,发挥外部监督在企业监督力量的协同作用
  • (六)监督执纪与公司治理有机结合,发挥企业风险内控监督的制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