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9年贵州铜仁:“四个导向”抓实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21年5月
报告页数:
2页
报告字数:
1044字
所属图书: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10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近年来,铜仁市在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中,紧紧围绕谁来研判、研判什么、怎么研判以及研判结果怎么运用等问题,坚持任务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创新研判方式方法,实现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程序化、规范化、具体化。一是坚持任务导向明确研判主体,解决谁来研判的问题。探索建立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协作配合、被研判单位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实现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各方责任闭环落实。二是坚持目标导向设置研判指标,解决研判什么的问题。围绕政治生态“画像”,采取主观与客观相结合、赋分与扣分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三结合”方式精准设置研判指标,研究制定《铜仁市纪委机关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参考指标表》,力求精准勾勒政治生态清晰“轮廓”,全面反映政治生态“全貌”。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确定研判方式,解决怎么研判的问题。在研判方式方法上下功夫,探索推出“355”一体推进工作法,即在研判方式上,实行市级研判与区(县)研判联动、常态性研判和综合性研判联动、被动研判和主动研判联动的“三联动”机制;在研判过程中实行启动研判、收集资料、初步研判、集中研判、反馈意见“五步法”。在研判措施上实行测、谈、查、析、督“五手抓”。实现高质研判与高效研判有机统一。四是坚持结果导向用好研判成果,解决研判结果使用的问题。将研判结果作为决策参用的依据、作为考核利用的依据、作为整改使用的依据。通过采取“四个导向”举措,2019年,铜仁市12个区(县、高新区、开发区)共查摆问题1919个,提出整改意见建议993条;市直部门查摆问题607个,分析原因114条,制定整改措施136条。

关键词:

政治责任分析研判政治生态建设

作者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课题组:课题组组长:蒋来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秘书长、社会学研究所廉政建设与社会评价研究室主任。执笔人:蒋来用;王田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副研究员;孙大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社会学研究所廉政建设与社会评价研究室副研究员;田坤,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研究员;于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廉政建设与社会评价研究室助理研究员;许天翔,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廉政建设与社会评价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何圣国,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科研助理。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