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搜索
登录
注册
主导航
学科分类库
主题资源库
索引目录
系列丛书
学术共同体
学科分类
社会学
地方发展
农村社会学
发展社会学
性别社会学
社会治理
社会分层与流动
社会学理论
婚姻家庭社会学
城市社会学
政治社会学
青年社会学
劳工社会学
老年社会学
环境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
教育社会学
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结构
移民社会学
社会政策
人类学与民族学
社会工作
人口学
社会心理学
主题研究
社会学方法论
社区治理与社区营造
社会学经典理论
老龄化研究
社会工作案例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
风险灾害研究
社会心态研究
性别研究
首页
>
文章详情
饮食人类学与中国社会
作者:
曹雨
出版日期:
2021年7月
报告页数:
15页
报告字数:
13362字
所属图书:
人类学与中国社会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07.181-195
周大鸣
摘要:
饮食人类学的研究路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唯物论的饮食人类学,结构主义研究路径和政治经济学研究路径。中国当代饮食正处在农耕时代向食品工业时代的转换期,但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不可能像美国的饮食文化那样淡化主食、副食之间的边界。中国在漫长的阶级社会中,形成相对固定的阶级区分,不同阶级的饮食品味、价值取向和饮食仪轨都截然不同,因此可以把中国菜重新按照阶级大致分为“官府菜”和“江湖菜”。
关键词:
食品
主食
副食
中国菜
作者简介:
曹雨:
曹雨,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副研究员。
相关报告
2014年湖南省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分析及2015年展望
文章目录
·
饮食人类学的理论体系
·
中国饮食饭菜有别的特征
·
中国饮食文化的阶级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