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态势及特征

作者:
李卫东 李树茁
出版日期:
2021年8月
报告页数:
23页
报告字数:
19373字
所属图书:
流动过程与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研究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本文利用调查数据对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态势及特征进行了分析。根据调查结果,本文首先指出农民工的婚姻存在较高的不稳定性,这种不稳定存在代际、性别和流动模式的差异;其次,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性别差异受到代际的影响,其中女性受到出生代际的影响更为明显;最后,在进一步控制性别和代际的基础上,研究表明,80后、90后女性农民工婚姻稳定性出现了流动模式的显著差异,70后农民工中女性和男性都存在显著的流动模式差异,而50后、60后两性农民工则都不存在显著的流动模式差异。
关键词:

流动人口性别差异婚姻稳定性代际差异流动模式差异

作者简介:

李卫东:李卫东 1983年生,江西抚州人。201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与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分层与流动、婚姻家庭与性别、乡城人口迁移等相关问题研究。

李树茁:1963年生,陕西西安人,1991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人口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老龄与健康中心联合主任。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口与资源研究所兼职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卫计委公共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要从事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合著《计划生育对中国妇女的双面影响》、《中国儿童生存的研究与实践》、《当代中国农村的招赘婚姻》和《社会性别量表的开发与应用》等。主要研究人口与社会政策、性别与发展、老龄与健康、流动与迁移、生态服务与人类福祉等。

文章目录
研究目标与研究假设
  • 5.1.1 研究目标
  • 5.1.2 研究假设
研究设计
  • 5.2.1 数据
  • 5.2.2 变量
  • 5.2.3 研究框架与方法
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基本态势
  • 5.3.1 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总体态势
  • 5.3.2 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性别差异及其态势
  • 5.3.3 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代际差异及其态势
  • 5.3.4 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流动模式差异及其态势
  • 5.3.5 分代际、性别和流动模式的农民工婚姻稳定性的阐明分析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