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20年北京市居民社会安全感状况调查

作者:
项锦晶 张濯 贺猛
出版日期:
2021年10月
报告页数:
24页
报告字数:
15909字
所属图书:
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2020~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社会安全感体现为个体对社会环境安全度的评价和感觉。社会安全感可以作为社会治安保障、医疗保障、职业保障等的衡量指标。本调查以18~70岁北京市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1756人),考察北京市居民的整体社会安全感及公共安全感、家庭安全感、职业安全感、社会稳定感、公共安全感、社区安全感等六个分维度的现状,并分析北京市居民社会安全感在不同性别、婚姻状况、工作情况等人口学信息上的差异,以及社会安全感与居民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已婚、同居个体的社会安全感高于未婚、离婚或丧偶人群;男性的社会安全感高于女性;拥有正式工作或离退休人群社会安全感高于拥有临时工作或无业的人群;家庭月收入和学历对社会安全感的影响较不明显。此外,北京市居民的社会安全感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绪以及心理健康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消极情绪呈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生活满意度北京市社会安全感积极情绪消极情绪

作者简介:

项锦晶: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分析与中国文化、表达性治疗、投射测验的应用。

张濯:张濯,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心理学。

贺猛:贺猛,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文章目录
研究方法
  • (一)调查对象
  • (二)调查过程及内容
北京市居民社会安全感现状
  • (一)北京市居民社会安全感的总体状况
  • (二)不同群体的社会安全感现状
·北京市居民社会安全感与其他心理指标的相关分析
·讨论
建议
  • (一)加强社区安保,提高女性居民的居住安全感
  • (二)搞好就业工作,关注无业、失业群体
  • (三)政策透明化,提高社会稳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