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详情

2011~2035年深圳市公共住房租金定价机制研究

作者: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课题组
出版日期:
2021年9月
报告页数:
9页
报告字数:
8800字
所属图书:
深圳社会治理与发展报告(2021)
下载阅读 在线阅读 原版阅读 生成引文
摘要:

在过去的实践中,保障性住房租金基本以单个项目为单位进行逐一评估逐一报批,同时基准租金与商品住房市场租金直接挂钩,并根据不同群体收入状况,实施不同的优惠比例。2018年,深圳市新一轮住房制度改革,规划到2035年建设筹集170万套住房,其中公共租赁住房、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下统称“公共住房”)共100万套左右,公共住房呈“数量多、区域广、分布散”特点,原有单个项目逐一评估,租金直接和市场商品房价格挂钩的定价模式存在效率低、耗时长,租金易随市场“水涨船高”等问题,不能有效发挥好公共住房“稳定器、压舱石”作用。为一揽子解决以上问题,切实发挥好公共住房民生保障功能,助推住房租赁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深圳市自2018年起,大力推动公共住房租金定价机制改革创新工作,通过创建全市统一的公共住房定价平台,建立以市民可负担性为基础的基准租金制度,推动实现租金定价信息化、标准化,大大提高定价审批效率,切实减轻保障家庭的住房负担,让市民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

关键词:

住房制度改革公共住房租金定价

作者简介: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课题组:课题组成员:王德响,深圳市住房建设局住房改革与发展处处长;陈小锋,深圳市住房建设局住房改革与发展处副处长;杨超,深圳市住房建设局住房改革与发展处三级主任科员;肖斌,深圳市房地产和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公共住房部部长;王颖,深圳市房地产和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公共住房部助理研究员;梁丽娟,深圳市房地产和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公共住房部房地产估价师;周亚梦,深圳市房地产和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公共住房部博士后。

文章目录
·深圳市公共住房租金定价机制改革背景
公共住房租金定价工作机制改革创新的内容
  • (一)国内首创公共住房基准租金制度
  • (二)搭建公共住房租金定价管理服务平台
  • (三)建立标准化、网格化的租金定价模式
  • (四)优化公共住房租金定价流程
  • (五)完善公共住房租金动态调整机制
公共住房租金定价工作机制改革创新的成效
  • (一)保持公共住房租金平稳可负担,增强市民幸福感获得感
  • (二)定价更加系统高效,大幅降低行政成本
  • (三)兼顾系统性和灵活性,实现租金整体平衡
  • (四)充分体现可持续性,助力公共住房事业发展
·未来展望